9月1日,隨著新建的蔡甸水廠一期供水工程并網通水和黃陂區空港新城供水服務所掛牌開業,市城投集團公司在構筑全市供水“一張網”、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理方面,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近年來,市城投集團公司和所屬水務集團按照武漢市委、市政府“構建城鄉一體、多源互補的供水體系,加快建設全市供水‘一張網’,提升‘雙水源’應急供水保障能力”戰略部署,高質量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先后與蔡甸區、黃陂區簽訂了《供水合作協議》,供水服務范圍涵蓋中心城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陽邏經濟開發區、蔡甸城關及周邊區域,以及東西湖、黃陂、江夏的部分區域。
通水!蔡甸新建水廠一期工程完工投用
9月1日中午12時許,隨著一股股清澈透亮的自來水涌進蓄水池,由水務集團新建的蔡甸水廠一期工程正式完工通水,日供水能力從原來的老水廠8.7萬立方米/日增至10萬立方米/日,將進一步提升蔡甸地區供水安全,全面改善和提升區域飲用水品質,惠及蔡甸地區32萬居民。
蔡甸區區委書記陳新垓、市城投集團公司總經理余新民、武漢市水務局二級巡視員祝杰、蔡甸區副區長呂文飛、市城投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王賢兵出席通水儀式。
按照武漢市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總體部署,2018年12月4日,水務集團與蔡甸區簽訂供水合作框架協議,全面接管蔡甸區自來水公司,并出資對蔡甸城關水廠進行搬遷擴建。
蔡甸城關水廠建于1960年,隨著蔡甸區城市化進程加快,區域性供水需求日益增加,老水廠8.7萬立方米/日的供水能力已無法滿足蔡甸城關及周邊地區16萬立方米/日供水需求。為了彌補老水廠產能不足,滿足區域用水需求,水務集團在保障中心城區安全優質供水的同時,先后打通沌口水廠、琴斷口水廠、白鶴嘴水廠向蔡甸區域的供水通道,形成了“長江、漢江兩江水源互補、三路通道保供水”的格局。跨區域補水雖然可以緩解蔡甸區域的供水壓力,但老水廠凈水處理工藝落后、制水設備安全存在隱患,急需對其改擴建。
2020年3月,市城投集團公司所屬水務集團出資對蔡甸城關水廠進行搬遷擴建,新建水廠位于蔡甸區張灣街樹潘大街與太豐路交叉口西北區域,距城關水廠約兩公里。新水廠按照“無人值守、少人值班、自動化運行”的標準建設,是蔡甸地區第一座“環保+智能”的現代化水廠,新水廠近期規劃總規模20萬立方米/日,總投資13億元,分兩期進行建設,建設內容包括凈水廠工程、取水工程、輸配水管網等工程。此次通水的是水廠一期10萬立方米/日工程,水廠二期10萬立方米/日工程計劃于明年底完工通水,屆時蔡甸新水廠將具備20萬立方米/日的供水能力,依靠多家水廠“補水”助力蔡甸發展的方式將成為過去式。
掛牌!黃陂區空港新城供水服務所營業
9月1日,水務集團設在盤龍城的“空港新城供水服務所”正式掛牌營業。從即日起,位于黃陂區的航空企業總部區、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部分區域,正式并入水務集團的供水服務范圍。
2020年底,按照武漢市委、市政府構建全市“供水一張網”的戰略部署,市城投集團公司所屬水務集團與黃陂區水務和湖泊局、武漢臨空經濟區建設投資開發集團共同簽訂《供水合作協議》,進一步明確位于黃陂區的航空企業總部區(8.95平方公里)及原來由黃陂凱迪水務有限公司供水的西北地區(4.5平方公里,即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部分區域),并入水務集團的供水服務范圍。
8月31日,水務集團所屬自來水有限公司與黃陂凱迪水務有限公司共同開展供水用戶服務移交工作。空港新城供水服務所設立后,將為空港國際商務新城廣大用戶提供用水報裝、抄表收費、管網維護維修、水質監測等供水服務工作。此外,水務集團加大投入實施了一批供水管網、轉壓站及智慧水務建設項目,以確保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安全優質供水。
【來源:武漢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