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黃河水權轉讓項目穩步推進,成效不斷擴大,日前,黃委會正式同意內蒙古包頭市華電土右電廠項目等5個黃河水權轉讓項目節水工程通過核驗。這將節約黃河水量4137萬立方米,可轉讓黃河干流水權指標3447萬立方米。
這5個工程是2012年開工建設的包頭市華電土右電廠項目、包頭東河熱電廠(現包鋁自備電廠)項目、包頭海平面PVC聯產項目、神華神東電力土右發電工程、泛海能源包頭有限公司煤制甲醇項目。工程于2017年全部建設完成,2019、2020年陸續通過自治區水利廳竣工驗收,2021年3月黃河水利委員會同內蒙古水利廳對該節水工程進行了現場核驗。根據核驗意見,節水工程通過對鐙口揚水灌區、民族團結灌域干渠85.041公里,支渠222.207公里,斗渠330.59公里,農渠153.03公里,共計790.868公里農業灌溉渠道實施砌護,可節約黃河水量4137萬立方米,可轉讓黃河干流水權指標3447萬立方米。
水權轉讓通過工業企業投資農業節水,在不新增灌區用水指標的情況下,將農業灌溉節約水量有償轉讓給工業用水項目,是探索利用市場手段優化配置黃河水資源的新途徑,有效的促進節約用水和高效用水,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水資源支持和保障。
內蒙古自治區2003年開展水權轉讓工作至今,共批復轉讓黃河水量4.43億立方米,已完成轉讓4.07億立方米,為168個大型工業項目解決了用水問題,為約4000億元工業增加值提供水資源支撐,同時為灌區籌措了50多億元節水改造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