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湖北長陽:“飛線”引清泉 徹底解決飲水難題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4-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瀏覽次數:602

臨近中午,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池村7組村民柳昌群擰開水龍頭,白花花的自來水噴涌而出,在菜葉上濺起清澈透亮的水珠。

  “龍池飛線”由兩根鋼絲繩和一根水管組成,兩頭“系”在大布灘河兩岸的懸崖上。 周星亮 攝

  “這是自來水,但這水可不是‘自來’的。”柳昌群說,水是通過一根“線”引來的。

村民柳昌洪返鄉創業當豬倌。 周星亮 攝

  柳昌群說的“線”,其實是一根架設在空中的水管。日前,中新網記者走進龍池村,聽當地干部群眾講述這根“線”的故事。

  愁水:人在山上為水愁

  龍池村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其中柳山片區平均海拔600米,境內高山溝壑縱橫,地域性、季節性缺水問題較為突出。

  “聽水響,看水流,人在山上為水愁。”一句順口溜,道出了當地村民吃水難、用水難的困境。

  龍池村黨支部書記趙麗華告訴記者,過去村民吃的是“天河水”“牛腳水”(當地方言,意為能聞到腥味、發黃的水),后來在相關惠農政策支持下,村民建起了水窖,蓄積雨水,但雨停水斷,且水質難以保障,一到干旱季節,村民還要到數公里外的山腳下去背水吃。水資源短缺問題成為制約當地脫貧致富的“瓶頸”。

村民柳昌群用“飛線”引來的山泉洗菜。 周星亮 攝

  找水:高山密林覓水源

  喝上干凈安全的自來水,一直是龍池村村民多年的期盼。

  趙麗華說,如果從山下的大布灘河抽水上山,垂直提水600多米,需建4座泵站提水,建設難度大,維護成本高。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靠天吃水”的困境,最根本的辦法還是引水。但水源從哪兒來?

  “這么多年,我們找高了(找遍了)也沒找到合適的水源。”龍池村委會委員吳遠道說,在喀斯特群山中找水源,太難了。

  聽說鄰村招徠河村有水源,2018年春節剛過,吳遠道和覃仕武就踩著積雪出發了。

  他倆騎了四個小時的摩托車至山下,又順著峽谷溪溝走了四個小時,最后利用藤蔓攀爬上40多米高的陡崖,終于看見汩汩泉水正從山洞往外冒。

“龍池飛線”單跨1480米,最大懸空高度600多米。 周星亮 攝

  引水:“龍池飛線”引清泉

  龍池村和招徠河村之間隔著大布灘河,兩岸是萬丈絕壁,這么好的水,何時才能引得過去?

  經多次查勘論證,相關部門最后決定,在兩山之巔架設空中水管(俗稱“飛線”),將山泉引至龍池村。

  “飛線”工程由兩根鋼絲繩和一根水管組成,兩頭“系”在大布灘河兩岸的懸崖上,飛線單跨1480米,最大懸空高度600多米,單跨和懸空高度均為湖北省同類飲水工程之最。

  “峽谷兩邊都是懸崖,幾乎找不到一塊平地,大型機械根本無法進場。”吳遠道說,架設管道只能人工作業,施工人員分別從兩岸山頂下到大布灘河面,坐船將兩根鋼纜在河中央對接,再用絞盤將鋼索拉直。之后再用鋼索將直徑更粗的鋼纜和輸水管架設在兩山之間。

  經過近一年的艱苦施工,2019年6月2日,“龍池飛線”正式通水,清泉通過供水管道越過天塹注入龍池水廠,經過凈化處理后引到305戶村民的院壩屋頭。

  架設在兩山之巔的“龍池飛線”飲水工程。 周星亮 攝

  供水:源源清泉潤旱村

  據介紹,“飛線”水管每天可供水240立方米,徹底解決了村民們的飲水難題。

  2019年6月至9月,龍池村遭遇了持續三個多月的伏秋旱,“龍池飛線”正常供水,成功紓旱“解渴”。

  聽說家鄉水的問題解決了,“打工仔”柳昌洪2020年返鄉創業,養了20多頭豬,當起了豬倌。

  和柳昌洪一樣,如今很多村民都開始養豬、養牛,不到兩年時間,就有20多戶村民發展生態養殖。

  “龍池飛線”飛躍天塹。 周星亮 攝

  趙麗華說,解了“渴”的龍池村,產業發展順風順水,形成了以椪柑、木瓜、茶葉等為主導,以蜜蜂、土雞、豬羊養殖等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模式,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

  “龍池飛線”飲水工程是長陽開展飲水安全工程的一個縮影。

  據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農村供水管理辦公室主任劉勝勇介紹,在脫貧攻堅期間,全縣共籌集3.2億元資金用于農村安全飲水建設,通過“架飛線、探山洞、筑塘壩、延管網”等形式,建設1663處集中供水工程,8029處分散供水工程和6500余公里管網,確保了山區人民吃上安全水、放心水。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