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珠海平崗-廣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正式通水。這是國務院批準的《保障澳門、珠海供水安全專項規劃》的重要供水基礎設施,建成后將為今冬明春澳門、珠海兩地供水安全發揮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
澳門三面環海,地理位置特殊,當地水資源不足,城市供水長期依靠西北江聯合調度供給。工程通水后,珠海從西到東實現“雙線路”供水,枯水期供水水量可從每日100萬立方米提高到200萬立方米,珠海澳門供水工程體系進一步完善,取供水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
為全面保障澳門、珠海等地供水安全,2005年起,珠江水利委員會連續16年成功組織實施珠江枯水期水量調度。今年,針對前期江河來水偏少、上游骨干水庫蓄水不足等不利形勢,珠江水利委員會強化水庫群聯合調度,上游龍灘等骨干水庫已增蓄水量105億立方米,下游對澳供水骨干工程竹銀水庫及南北水庫群蓄水良好,保障關鍵調度期前儲備充足淡水。
當前,今冬明春珠江枯水期水量調度已全面啟動。據預測,枯水期后期西江、北江流域降雨均偏少的可能性較大,下游珠江河口咸潮影響可能偏強,極有可能遭遇2012年以來最嚴重的咸潮影響。下一步,珠江水利委員會將密切關注上游來水和下游咸潮情況,適時開展枯水期補水調度,做好應急調度準備,全力保障澳門、珠海等大灣區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