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汩汩清流入萬家——內蒙古全力推進飲水安全紀實
走進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陜壩鎮交通村,只見村莊規劃整齊合理,小油路通到了每家每戶。裊裊炊煙中,白墻黛瓦,綠樹紅花,一派農村新氣象。
村民錢洪娥正在自家廚房里忙活著洗菜做飯,嘩嘩的自來水從水管流淌出來,清澈而純凈,有一些還濺到了錢洪娥的臉上。擦拭過程中,她情不自禁吸吮了一下手中的水珠,“甜,真甜!”錢紅娥陶醉地說。
“多虧了飲水安全工程,才讓我們喝上了‘甘泉’。”現在一杯再平常不過的干凈水,過去卻是錢洪娥家的“第一奢侈品”。“以前,全村就一口井,吃水只能到水井里擔,擔一趟來回要花費不少時間,很不方便,有時候地里農活兒重,實在累得不愿意去擔水,只好省著用。缺水不說,水質還很差,堿性大,一點也不好喝。那時,我時常為家人的健康擔心。”相比于腰包癟,錢洪娥更怕水缸干。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為了讓群眾喝上穩定水、干凈水、放心水,2019年,杭錦后旗投資347萬元完成了全旗境內貧困村貧困戶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解決了588戶村民的吃水困難問題,其中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240戶。截至2019年,杭錦后旗已累計投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資金超1.2億元,14.3萬農村人口受益。
通上自來水,告別苦咸水,錢洪娥一家的日子也走上了正軌。這兩年,她又重新裝修了屋子,家里買上洗衣機、安裝了熱水器,坐便、下水一應俱全,上廁所再也不用出門了,用錢洪娥自己的話說,現在的生活更像城里人了。“我現在哄著五個月大的外孫,衣服、尿布等經常需要洗洗涮涮,如今只要擰開水龍頭,冷熱水都有,隨時可以洗,方便又干凈。”她笑呵呵地分享著自己的喜悅。
近年來,我區做足“水”文章,補民生短板,使汩汩清流流進農村牧區萬千家庭。“十三五”期間,全區累計投入農村牧區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資金53.7億元,共新建和改擴建供水工程15317處,新打機電井4015眼,供水基本井(筒井)2萬余眼,建成儲水窖1萬余處,安裝凈水設備16.8萬套,新建、改造管網16890千米,建成自來水工程2780處。全區農村牧區集中供水率達82%,自來水普及率達77%,農村牧區供水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飲水有保障,脫貧有希望。截至目前,全區共解決了18.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為了做到不差一戶、不漏一人,我區對全區貧困戶飲水安全問題進行了全面清查摸底,精準落實解決措施。2019年,全區各地結合實際,通過建設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工程相結合的方式,于9月底完成了全部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清零達標”任務,比原計劃提前兩個多月。
“自來水清潤民心,留有功德傳后人……”赤峰市敖漢旗下洼鎮河西村,田德川老人為當地的自來水工程做了一首打油詩。他依稀記得2019年自來水工程即將竣工時的場景,工地上工人們忙著開挖、打孔、穿管、對接,現場熱火朝天。“群眾盼著這口干凈好喝的自來水,盼了太久太久。”田德川動情地說。
“以前的水質差,又臭又黏,喝水簡直就是遭罪。水缸下面全是黃泥,三年還要換一次水泵。”回憶起過去,河西村后北組村民劉亞明一陣唏噓。敖漢旗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地下水資源匱乏,是典型的貧水區,群眾飲水困難,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2019年,敖漢旗投資341萬元建設河西村水源井工程,受益村民共有1206戶、3794人。
一滴放心水,濃濃民生情。我區大力實施地方病防治改水行動,2018年,在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堅行動方案中專門將飲水型地方病防治列為攻堅任務;2019年,專項撥款7100萬元用于脫貧攻堅水質全覆蓋式檢測,共檢測工程1.4萬余處,化驗水樣1.7萬份,徹底摸清了水質情況,之后投入大量資金開展了針對性改水工作。并安排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氟改水專項資金5.1億元,為農牧民安裝單戶凈水設備9萬臺、集中水處理設備339套、水源置換622處,解決了42個旗縣54萬人的氟超標問題。經過兩年的地方病改水攻堅行動,74萬人告別了飲水型地方病困擾。
在敖漢旗牛古吐鎮沈家窩鋪村,村民季學利最近養成了一個新的生活習慣——喝茶。每天閑暇時他就會燒開一壺水,泡上一壺茶,慢慢地品味。養成新生活習慣的秘訣,就是季學利家新安裝的一排排濾水裝置。“以前我們這兒的水氟超標問題嚴重,有很大味道,很咸不說,還有泥沙。而新安裝的濾水裝置,可過濾掉水中的氟、氯等有害成分,現在的水衛生又純凈,我也變得愛喝水了。”飲到甘甜的水,季學利喜笑顏開。
今年,我區又下達了2.41億元專項改水資金,通過水源置換、集中處理、供水小站、單戶處理等多種方式,解決剩余42個旗縣20萬人的氟砷碘超標問題,預計年底前全部完工。目前,已完工受益人口達16萬人。
如何讓供水工程長期運行、惠民清水長流不斷?我區在管護方面也下了大功夫。建立健全農村牧區飲水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對飲水安全工程運行情況進行動態監管,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水行政主管部門行業監管責任、供水單位運行管理責任等“三個責任”,建立健全管理機構、管理辦法、維護經費等“三項制度”,全面推進水費收繳工作。針對農村牧區供水規模小、單村供水工程多的實際情況,推動管護責任向基層延伸,大力推行村級管水員制度。目前,全區31個國貧旗縣4756個有飲水安全任務的行政村先行設立了管水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