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靠天喝水到有了自來水,再到喝上優質水庫水,寧波人的飲水之路頗為艱辛。在一些老寧波人的記憶里,二三十年前的飲用水基本是取自江河及水井,打開水龍頭常常是一股濃重的漂白粉味。
改變,始于21世紀初。隨著當地白溪水庫建成、白溪水庫引水工程啟動、寧波跨區域整合水資源進行綜合調度等一系列“治水”之策落地,當地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隨即被提上日程。
“治水”第一步,是打破行政和流域界限,整合各縣(市)區境內白溪、周公宅、皎口、橫山、亭下5座大型水庫,橫溪、三溪浦和溪下3座中型水庫資產。遵循著分質供水、優水優用的原則,當地將這些水庫的供水納入統一調度管理,使水庫好水用于老百姓的生活,姚江等江河水用于工業生產。
然而,隨著城市發展和人口增加,用水需求日益擴張。于是,“市內挖潛、境外引水”的思路應運而生。市內挖潛通過建設水庫群聯網聯調工程,把寧波境內供水的水庫用管道或者隧洞串連起來,組成水庫“朋友圈”,進行調劑互補;境外引水則由政府牽頭,寧波市水務環境集團的原水部門為投資主體與隔壁新昌縣合作,通過修筑浙江省唯一跨流域引水、跨地區合作共建的水利設施欽寸水庫,將水引到寧波,進而解決城市未來的用水問題。
今年6月19日,隨著欽寸水庫開閘供水、寧波西線管網開閥通水及寧波桃源水廠開閥進水,欽寸水庫工程打開了寧波和紹興水利工程互惠共建的先河,每年為寧波新增優質原水1.26億方,讓老百姓喝上好水。
有了源源不斷的好水,還需有精良的制水工藝,實現其轉化為飲用水的“臨門一腳”。2020年6月,投資17.54億元的桃源水廠和出廠管線工程投產。以欽寸水庫為主水源,桃源水廠采用先進的超濾膜處理技術,設計日制水能力50萬立方米。“經超濾膜處理后,水的濁度不到國家標準的十分之一,生物指標、理化指標也全面優于國家飲用水標準。”桃源水廠負責人介紹。
為讓市民喝上好水,寧波市還大力推進中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對泵房、水表和水表箱等設施開展提標改造,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完成358個中高層小區二次供水設施的改造,改造戶數16萬戶,50萬居民受益,并在小區管道、水箱和水池增設水質檢測點,定期公布水質情況,實施專業化管理。
另一邊,制度亦在調整,以適應當下供水實際。2020年,寧波市再度開啟水務體制改革,在原供排水集團和寧波原水集團的基礎上合并改組,成立寧波市水務環境集團,形成了集蓄水、輸水、制水、供水、凈水、排水、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等于一體的水務全產業鏈。自此,從水庫到管網,再到水廠與水廠聯通,一條龍的水務全產業鏈實現了水務資源的統一調配。
眼下,盡管進入夏季供水高峰期,寧波中心城區居民飲用水水庫直供水比例仍達100%。淙淙甘泉自水庫源源不斷地奔涌而來,奔向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