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武水集團漢陽二次供水管理所工作人員劉家浩來到陽城景園小區地下車庫,對小區二次供水泵房運行情況進行汛期巡查,巡查結果顯示,該泵房運行良好,供水正常。正是他在一周前的巡查中,及時發現該小區車庫因暴雨漬水,成功避免了地下泵房進水的險情。

武漢進入汛期以來,連日暴雨,對小區地下式泵房的運行帶來不小壓力,小區地下空間一旦進水,導致供水轉壓機泵被淹,將直接影響小區的正常供水。按照預防為主的原則,武水集團提前制定并下發了泵房防汛排漬的工作預案,對管理范圍內的445個小區泵房,包點到人,強化防漬排澇舉措,加強人員巡視,明確應急處置流程。
漢陽二次供水管理所將負責管理的24個小區泵房劃分為三個防范級別,其中陽城景園、麗水花園小區為防漬排澇重點的I級。劉家浩是該所技術室主管,是I級防范的責任人。據他介紹,需要重點盯防的小區都有是地勢較低,地下空間易漬水的,為此他要求自己日常定時巡查,暴雨期間駐點巡查,在人工巡查的基礎上,加強與社區、物業聯動。

7月5日清晨,暴雨傾盆。劉家浩放心不下自己負責的I級防范責任小區,冒雨前往巡查。他發現陽城景園小區地下車庫排水溝堵塞漬水,導致泵房輕微積水。情況緊急,劉家浩立即通知小區物業,組織力量抽排漬水,加高擋水沙袋。同時,他對泵房圍繞的攔水設施進行加固,對滲水孔洞進行封堵。經劉家浩和物業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地下車庫的漬水被排查干凈,再無新的滲水、漏水點,小區泵房運行穩定。
類似的險情在武昌南湖山莊小區發生。7月6早上8時,武昌供水部泵站所接到報警,受暴雨影響,南湖山莊小區漬水非常嚴重,泵房門口出現大量漬水。物業已無力處理該處水情,向武水集團求援。

長湖維修點工作人員立即趕到現場,發現提前在泵房門口做好的圍堰攔住了漬水,泵房內未出現積水,設備運行正常,但仍有少量雨水浸入。為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維修人員迅速用應急排漬設備抽排小區漬水,在大雨中,經過半小時的努力,泵房周圍的漬水被抽排干凈。經工作人員反復檢查小區泵房運行安全穩定,泵房內的防漬排澇設施配備完好。
在加強已接管小區泵房汛期管理的同時,武水集團延伸服務,全力保障“最后一公里”供水安全。7月6日,暴雨中,漢口天一小區乙棟地下室發生污水倒灌,而小區排污管堵塞,導致排污泵抽排不暢,危及小區泵房的安全運行。
天一小區是漢口地區的老小區,由于地勢較低、地下防水結構老舊等原因,地下室一到汛期很容易積水。雖然小區排污系統運行不暢應由物業公司自行協調解決,但情況緊急,供水安全受到威脅。
得知險情,漢口泵站管理所工作人員楊興第一時間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應急抽排。持續暴雨積水,地下室長期不見陽光,空氣潮濕,無法通風散氣,黑黢黢的泵房里,沖刷進來的污水發酵出難聞的味道。
擔心漬水損壞泵房設備,發生安全事故,楊興和同事們顧不得環境惡劣,全力對污水進行抽排。為了盡早排除電路隱患,楊興不等污水抽排完,直接趟著水,對泵房機組設施逐一進行檢查。抽排完污水,他們還對積在泵房內的污漬進行清潔,對泵房進行消殺。在昏暗且難聞的地下室惡劣的搶修環境里,楊興和他的維修團隊一待就是幾天。
想起當時的情景,楊興仍記憶猶新,“雖然戴著口罩,還是能感覺到那個味道蠻難聞,當時真的顧不上那么多了,居民的用水安全才是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