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綿陽城市經濟建設發展,特別是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建設以及京東方、惠科等重大招商引資產業項目的落地,城市用水需求大幅增長。與此同時,根據水源保護和環保督查要求,水務集團關閉了位于高新區的所有地下水源井。由于水務集團第二水廠、第三水廠的供水量已接近設計能力,整體富余水量已很少,不足以保障整個城市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啟動新的水廠建設和規劃新增水源已迫在眉睫。
2019年初,水務集團在全方位科學論證的基礎上,以涪江為水源,組織實施第三水廠擴建(三期)工程并納入民生實事項目。
工程設計日供水能力為10萬立方米,估算總投資2.88億元,主要內容包括取水工程和凈水廠工程,同時建設穩定可靠的自控系統,實現整個水廠一、二、三期的集中管理,通過采取削峰填谷等手段優化供水調度,在確保供水水質和水量的前提下,合理降低能耗和制水成本,實現集約化運行,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為加快工程建設,水務集團結合多年的供水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和管理經驗,抽調精干管理和技術人員,組建了項目組,繪制了項目建設推進圖和時間表,強化過程控制,確保工程質量,全速推進工程建設。截至今年5月底,取水頭部施工完成、取水管道施工完成,取水泵房主體施工完成;活性碳及配電間主體施工完成,輸水管道與一期、二期取水管道碰頭施工完成。
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第三水廠擴建(三期)工程的建設,將有效緩解我市城市供水量不足的瓶頸問題,使城市供水基礎設施水平和要素保障能力躍上新臺階,構建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供水要素保障平臺。項目的建成,將充分保證市民生活和招商引資大型企業的正常用水。
記者從水務集團了解到,我市供水主要以涪江為水源,主力第二、三水廠日供水能力25萬噸。目前,水務集團還建有燕兒河水廠,日供水能力5萬噸;地下備用水源井日供水能力2.5萬噸,在應急情況下可啟用。6月以來,城市日供水量29.15萬立方米,最高日供水量31.47萬立方米。
(文章來源:綿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