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福州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全面構建 “眼明腦靈手巧”護水脈安全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6-28  來源:福州日報  瀏覽次數:402

“眼明腦靈手巧”護水脈安全

  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工作人員實時監控井店湖及其上下游水系情況。記者 葉義斌 攝

  端午假期,西湖人氣頗旺;五四北片區,繁花、綠樹、碧水環抱的琴亭湖、井店湖公園里,“打卡”市民每日不斷。

  這一處處亮眼的水色背后,是我市著力構建的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的護航,通過全天候監測體系的靈動“雙眸”、精準研判的高速“大腦”和隨時出擊的靈活“雙手”,讓上千個庫、湖、池、河、閘、站統一聽令,城區排水防澇應急處置效率提高了50%、庫湖河調蓄效率提高了30%以上。面對汛期考驗,“眼腦手”智慧治水正發揮合力,護好城區水脈的安全和生態。

  全流程管控

  協同作戰更高效

  黑色的河道岸線、藍色的實時水位、紅色的預警水位……近日,在被稱為水系科學調度系統“大腦”的聯排聯調指揮中心大屏上,晉安河“實景”一覽無余。

  “來,帶你看看‘眼’和‘手’。”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相關負責人點擊鼠標,畫面切換,一汪藍色水體映入眼簾,“這是五四北片區重要的蓄滯水體——井店湖,也是中心的重點監測對象。它的湖體總庫容達29.1萬立方米,‘大肚腩’可預排騰空庫容,滯蓄解放溪及楊廷溪山洪,達到削(洪)峰目的”。

  周邊環境、上下游水位、鋼壩閘狀態……記者看到,這些關鍵水系要素集于“一屏”,以動畫形式直觀展現,還能通過場景切換,查看實時狀態。這些視頻、數據的采集,是沿湖布設的多雙“眼”的功勞。

  “應對強降雨,需要‘眼腦手’并用。”該負責人說,雨前,“大腦”會利用超級計算機等對“眼”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預判,形成更科學、更系統、更精準的聯排聯調方案。然后,經自動化改造后的“手”就能聽“腦”指揮,執行“指令”,進行水體預騰空或錯峰調蓄。

  以井店湖為例,當“眼”監測其達到削峰狀態時,“腦”就會指揮“手”,第一時間把入水口閘打開,“迎接”澇水,降低下游河道的行洪壓力;待洪峰過去,“手”則聽令打開出水口閘,讓湖水“來去自由”。

  據了解,依托85個雨量監測點、390個內河和庫湖水動力水質監測點、750個路面積水監測點和1604個管網液位監測點,城區初步構建起“天地一體化”的“哨兵”網絡。在這套自動化控制系統中,琴亭湖、義井溪湖、溫泉公園湖、澗田湖等城區重要蓄滯水體均已“入隊”,加上晉安河、光明港、閩江等大江大河,串起庫、湖、池、河、閘、站的全要素、高效率遠程智慧化管控。

  “厘米級”調控

  護好水色與安全

  除了“戰時”積極研判、迅速應戰,在平時,科學調度系統是個合格的“管護員”,用靈動的“眼腦手”,為水多水動護航。以西湖公園為例,這顆城中心園林明珠的湖體水位,已實現“厘米級”精準調控。

  “閘內實時水位4.99米,低于下限水位,請及時做好水位調控。”“短信來了,我先對接。”“放心,已經關閘保水了。”記者看到,從收到預警信息到按需保水,前后不過幾分鐘。

  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樣的高效率,除了各工作人員的密切配合,“眼腦手”功不可沒。通過西湖上下游的3處“眼”,“大腦”不斷收集、分析、處理,最終給湖體定下高于5.5米、不超過5.6米的水位區間,確保其水多水動。

  所謂“厘米級”調控,就是在這10厘米的區間范圍“跑動”。低了,水景觀不佳;高了,水會漫至開化嶼處的步道,易產生安全隱患。

  經“眼腦手”不斷磨合優化,眼下,涉及數據采集、精準調控、水位預警等細節的西湖水位日常調度方案已全面形成。結合“大腦”研判,白天,水體會保持在5.51米至5.57米的最佳景觀水位;到了傍晚,水位會降至5.5米左右,讓水體適時“沉淀”,白天再通過生態補水,加強水體交互,讓水色更靈動。在此期間,水位任何異常變動,都能被“眼”實時監控,必要時發出指令,提醒值守人員及時處理。

  在重要水體“厘米級”調控的同時,聚焦水多水動目標,我市還建起“納潮引水為主,泵站調水為輔”的自然生態補水模式。每日,通過“眼腦手”配合,可向城區引清水1650萬立方米,內河水位平均抬高1.2米至1.8米,主要內河流速達0.2米/秒以上。

  全要素建檔

  串起全域“水數據”

  除了對已有庫、湖、池、河、閘、站等要素的統一管控,“智慧大腦”的“腦容量”還在不斷擴充,結合城區水系治理、四城區排水管網排查及改擴建工程,讓更多涉水要素“入腦”。

  左側,是浮村片區琴亭路污水管網修復前的景象,滲水、錯縫等“病灶”明顯;右側,經紫外線光固化修復后的管道,已是平滑順暢。中心大屏上,管網的基本資料、“術前術后”視頻等信息一目了然。

  “這些‘健康檔案’都是隨著管網排查修復的推進,一點點接進來的,現在入庫量有1740公里。”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負責人介紹,管網的健康,與治污、防澇息息相關,2017年7月,我市全面啟動四城區排水管網排查及改擴建工程,這也是全國首例全市區域范圍同時開展排水戶排查建檔、排水管網修復建檔的工程。

  今年是三年計劃的收官年,目前,2522公里的排水管網已排查完成,已修復2383公里,剩余部分將在9月30日前全面完成。這些剩余管網的“健康檔案”,也將陸續“入腦”,和加快構建的城區水系智慧水務系統一起,讓“眼更明、腦更靈、手更巧”,為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安全、生態的榕城水色護航。(記者 孫漫)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