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產銷差工作是供水工作重點之一,不僅將有效降低企業運行成本,而且將更好地保障供水安全。而分區計量管理,正是降差工作中最有力的“助推器”。
近年來,公司認真落實國家“水十條”標準要求,將降差工作作為提升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有力抓手,針對我市實際,以分區計量為突破口,以老舊小區改造和拆遷留置區域治理為重點,明確目標、團結一心,下大力度持續推進降差工作開展,取得了較好效果。提升計量管理水平,持續查找水量漏失。
一是實現科學分區。結合管網實際,公司綜合分析區域性質、用戶構成等情況,科學規劃分區設置,已投入900余萬元,安裝區域測算表568塊,建成DMA分區405個,設立分區計量管理系統,實現了水量數據的實時傳輸,有效對市區供水實現了分區域監控。
二是加速漏點排查。分區計量系統可以對區域內用水量進行實時監測,依據人們日常用水習慣,公司對常規水量之外的區域最大流量和夜間最小流量進行分析比對,就能仔細查找出存在漏損疑點的區域。結合現場排查、測漏,即可快速判定出漏水點或違規用戶,使分區內漏失提早治理,避免形成大漏或影響周邊用戶用水,提高區域供水安全穩定性。今年1至4月份,公司已累計通過此舉分析測定出漏點114處,估算減少水量漏失17.9萬噸。
三是改造老舊管線。經過對計量數據的長期跟蹤分析,老舊小區是我市管網跑冒漏失的重點。公司將分析情況,與近三年的老舊小區管網搶修情況進行綜合,將每年搶修次數多、使用年限長、管線老化嚴重的小區列入改造計劃,大力實施產權內管網提標改造工程。同時,公司積極推進老舊小區入戶管、立管等產權外管線的改造,配合做好改造沖洗及換表工作,加快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整體優化。2017年至2019年,公司已對路南區、路北區、開平區以及高新區供水區域內84個老舊小區進行了庭院管網改造。通過計量數據顯示,定福里小區改造前月供水量2萬噸,改造后月供水量0.5萬噸;78#小區改造前月供水量2.5萬噸,改造后月供水量1.7萬噸;怡園小區改造前月供水量1.9萬噸,改造后月供水量700噸。老舊小區管網改造帶來的降差止漏效果明顯。今年還將對市區范圍內17個老舊小區庭院管網進行改造,減少因管線老化造成的跑漏影響,提升用戶用水獲得感。
四是盯緊拆遷區。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區拆遷改造不斷進行。為做好拆遷過程中的供水管理,公司抽調專人成立拆遷小組,將現場供水服務與拆遷區用水治理相結合,即保證已拆遷區管線安全,又做好未拆遷戶用水服務。特別針對存在長期留置戶的15個區域,現場走訪,摸排研究最佳供水方案,最大限度降低管網漏失。公司已對6個片區加裝11塊測算表,針對分區計量數據的評估分析,封堵、改造多處拆遷區域管線。今年以來,拆遷區域累計節約水量損失約13.7萬噸,約合成本60多萬元。
接下來,公司還將繼續加大分區計量管理,不斷擴展監控區域,通過智慧化的監測排查手段,更好地保障用戶用水安全,降低企業產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