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在用水高峰期也能正常用水。
6月3日,賀蘭、永寧段市政主管網建設完工,銀川都市圈城鄉西線供水工程,實現了全線覆蓋黃河水。第二天,從銀川中鐵水務集團傳來最新數據,6月4日,銀川市三區兩縣供水量創歷史新高,達到64萬立方米,遠遠超過了之前的最高供水量55萬立方米。這項數據也說明,目前,已經有不少市民在用水高峰期,享受到了城鄉西線供水工程帶來的便利。
高峰期也能“任性”用水
6月初,氣溫逐漸走高,家住西夏區怡安小區的66歲居民楊秀玲,根據往年夏天的用水經驗,早晨6點起床,就提前為家中存好了生活用水。讓她沒想到的是,家里并沒有停水,而且水壓非常充足。
過去,楊秀玲經常為夏季用水而犯愁,“每天8點準時停水,晚起來一會兒臉都洗不上,因為水壓不足,晚上洗澡連熱水器的火都打不著。”她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興慶區南邊地勢較高,用水高峰期水壓不足的問題也比較顯著,家住興慶區吉泰公園世家的居民張旭,也曾面對這樣的無奈,他說,有時候上班前忘記備水,回來連飯都做不成,只能找鄰居借水。
城鄉西線供水工程通水后,不少地區高峰期水壓不足的問題得到改善。“前幾天天氣炎熱,也可以‘任性’用水,頓時幸福感爆棚。而且現在的自來水,口感比之前的更加甘甜。”張旭說。
綠化不再跟居民“搶水”
夏季用水高峰期,往年不僅居民面臨缺水,綠化和工業用水也十分緊張。楊秀玲告訴記者,過去小區內部,甚至會出現綠化與居民“搶水”的現象。
金鳳區未來城小區的物業公司經理楊文龍告訴記者,小區的綠化面積是16萬平方米,高溫天氣長期缺水,植物的壞死率直線上升,換草坪、綠植等成了常事。“一旦白天澆水,居民就無法正常用水,每天平均會接到十幾個投訴電話。用水高峰期,我幾乎天天加班安撫業主的情緒”。而從今年5月開始,楊文龍很少接到來自業主的用水投訴,小區的綠化用水也恢復了正常。
供水熱線接到的投訴少了
6月5日上午,在銀川中鐵水務集團客服部,陸靜正在接聽來自市民的電話。每年4月初的春灌,11月的冬灌,供暖季注水時期以及夏季,都是用水高峰期,每天她要接聽400通到700通熱線電話,這些電話來自銀川市三區兩縣所有用戶的用水咨詢、報修以及投訴。
對于陸靜來說,城鄉西線供水工程通水之后,雖然每天的工作量不變,但心理壓力卻減少了。過去,銀川僅僅依靠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水源,供水能力有限,每年從5月開始,陸靜每天會接到大量關于水壓不穩的投訴。而今年用水高峰期,接到關于水壓的投訴明顯減少。
銀川中鐵水務集團客服部副部長杜天祥告訴記者,從2017年開始,熱線接到的投訴量逐年攀升,城鄉西線供水工程通水后,通過回訪,大部分居民明顯感覺用水高峰期水壓力充足。杜天祥告訴記者,目前,可能還有些小區出現壓力不足的現象,這是因為城市供水和配水的管網并非同一時期修建的,承壓能力也不同,通水需要聯調聯試的過程。現在公司正在收集壓力不足小區的數據,并逐一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