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2019年5月6日,浦江—義烏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兩地以水為媒,圍繞市委市政府“發展金義都市區,共建大金華”的戰略部署,開啟了全面戰略合作的新征程。
一年來,義浦兩地在加強市域規劃銜接、加快交通互聯互通、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資源要素共享、開展文旅資源合作等多領域共建共融,浦江納入了義烏高速“免費圈”,義浦公交快線和同城旅游班車開通,鎮街文化走親越走越親,浦江多批干部到義烏掛職鍛煉……水到情到、民心相連。兩地“結親”一周年,真正實現“共飲一湖水、義浦一家親”。接下來,雙方還將做好有關“融”的文章、健全“共”的機制、加大“聚”的力度、實現“聯”的效應,共繪都市區同心圓,請關注本報即日起推出的義浦同城一周年系列報道。
一年前,浦江開始源源不斷為義烏供水。如今,這條暢通的“水紐帶”日益拉近兩地民心,而且還將繼續詮釋兩地“同飲一江水、踏平坎坷路”的真摯情感。
日前,浦江縣城鄉自來水有限公司分派兩批人到義烏市自來水公司考察交流,總結一年來跨區域供水合作取得的成果,并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共識下,探討如何推進兩地跨區域合作再上新臺階。
一年供水750萬噸
為義烏“解渴”
去年2月14日,浦義跨區域供水工程全線開工,共計安裝DN800供水管網13.47公里(浦江境內9.23公里),加壓泵房一座;去年4月20—28日,完成水質化驗和管道并網;去年5月6日正式供水,日供水約2.5萬立方米。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浦江已向義烏供水590.79萬噸,有效緩解了當地用水難。浦義供水工程順利完工并通水,是兩地同城化發展的發端和標志。
供給義烏水資源的源頭,位于浦陽江上游前吳鄉境內的通濟橋水庫。這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電、生態補水等綜合利用的省屬重點中型水庫,也是實施浦陽江“上蓄、中分、下泄”治理原則的骨干蓄洪工程之一。該水庫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04.5平方公里,主流長17.7公里;水庫正常蓄水位108.6米,相應正常庫容5919萬立方米,總庫容8158萬立方米。
一年來,在兩地水務主管部門的推動下,水務工作交流合作日趨緊密。“在全民抗疫阻擊戰、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中,義烏企業到戶水價下調10%,浦江和義烏一起,同期將部分成品水價格下調10%供應給義烏。”義烏市自來水公司總經理龔永紅表示,非常感謝浦江人民的大力支持。
另據了解,今年以來,浦江已向義烏供水約160萬噸。這意味著浦義“水紐帶”建成一周年來,浦江已總計向義烏供水約750萬噸。
全年水質監測合格率
均為100%
為保護水源水質,通濟橋水庫管理處以“水清、健康、生態”為標準,深化落實水庫各項管理措施。據浦江生態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近年來,通濟橋水庫的水質一直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記者從浦江縣水務局了解到,通濟橋水庫管理處專門安排10多名工作人員、五六條船和大功率專業垃圾打撈船,采取“上截、中堵、下撈”的方式仔細清理水面垃圾、漂浮物,有效保護飲用水源。同時,在該水庫上游的古塘口和郭山口路段,分別設置車輛阻攔裝置,并設置飲用水源保護界牌、警示牌和界樁標志;安裝紅外線攝像頭24小時監控;開展禁泳勸導、啟動“以魚養水”清源工程和漁業資源保護工作……與此同時,建立較為完整的水質監測體系,根據季節和水質情況實行每周水質采集制度,對管網水水質余氯等9項關鍵指標進行監測。截至2019年底,累計監測27次、抽檢3次,水質合格率均達100%。
新的一年,浦義兩地水務主管部門將通過人才交流、技術研討、定期對話等方式,不斷擴大供水事業合作范疇,全面加強助企復工、農村點片狀供水、服務民生、優化水廠管理、智慧供水等方面合作,共同譜寫兩地供水事業跨區域合作新篇章。
據《金華日報》,原標題《一年來累計供水約750萬噸 浦義共譜供水事業 跨區域合作新篇章》作者,周律江 孫丹玲 沈尖磊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