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攻堅創效”行動開展以來,供排水廠嚴格按照公司創效目標制定方案措施,層層分解任務,在安穩保供、環保達標基礎上,向減少供水損失、優化運行節水減排、節約三劑降本減費等要效益,逐漸形成了高效運行模式。
安穩供水減少損失增效
齊魯石化生產用水來自8路水源,供水網絡覆蓋公司各個生產區域。如何在確保穩定供水的同時,減少供水損失是供排水廠一項重要職責和課題。
“在公司面臨疫情防控和市場雙重壓力的情況下,作為公用工程生產單位就應該穩定保供,體現自己的特點和擔當。”供排水廠經理李玉道說。
的確如此,煉油廠、烯烴廠、橡膠廠、塑料廠、熱電廠等生產裝置保持高負荷運行,供水不能有絲毫遲緩,否則將影響公司的生產。
由于供水管網多數在地下,長期運行中存在多種形式和程度的腐蝕,容易形成漏點,并且由于歷史和地域原因,管網私接管線多,是影響管線安穩運行和造成供水損失的重要因素。
“必須通過多種措施全員發動,及早發現消除泄漏私接、減少供水損失,否則很難圓滿完成‘百日攻堅創效’減少新鮮水35萬噸的目標。”供排水廠生產技術科科長歐煥暉說。
他們加強巡檢制度,并組織管網檢測專業班組利用專業設備開展分區域查漏,發現跑冒滴漏現象及時消除;按照區域實際和時間段優化供水壓力,高效經濟保供。
乙烯供排水車間負責乙烯新區新鮮水供應,是節水攻堅創效的主力。班組在巡檢排查中發現3條私接管線并立即切除,同時對積極分時段分區域精細調整供水壓力、優化控制乙烯廠區西門區域用水,取得了很好的節水效果。一個多月來,供排水廠累計消除新鮮水管網漏點31處,切除私接管線10條,減少新鮮水損失14.55萬噸。
優化運行節水減排增效
供排水廠7個水務車間擔負著生產廠的供水任務,還負責全公司廢水處理的任務,要想實現“百日攻堅創效”節水減排增效目標,必須從優化運行中做文章。
該廠加強回用水裝置運行管理,將指標全面納入廠指標考核,優化攻關提高回用水產量。
乙烯凈化車間充分優化堠皋強采水和污水水源搭配,平衡好三套回用水的用水量,提高回用水裝置運行效率。組織崗位人員利用離線清洗設施自主進行反滲透膜的清洗,“百日攻堅創效”以來累計回用水產量比計劃增加5萬多噸。
煉油水務車間污水回用裝置主要處理煉油廠北區污水場處理后的污水,受污水場總處理水量的限制,經常處于吃不飽的狀態,產水量受到了限制。今年以來,他們投用了南北污水場、二化水務排污線到煉油水務回用裝置2條連通線,將部分南區污水場處理后的污水和二化水務循環水排污水引入北區污水場回用處理,發揮回用水裝置產能,提升了回用水的產量。4月回用水產量環比增加1.6萬噸,既完成了回用水產量指標,也降低了噸油取水、噸油排水和總排水三個指標,真是一舉多得。”煉油水務車間技術員朱利軍說。
熱電水務車間在開展“百日攻堅創效”的活動中,一方面從提高化水反滲透的回收率入手,分別對兩套反滲透系統進行運行優化,對1號反滲透系統進行專用清洗劑清洗,回收率由70%調整到75%,達到預期效果,累計減排5000噸。
多方聯動持續降本增效
供排水廠水處理藥劑種類多,總體用量和費用較高,面對“百日攻堅創效”任務,他們把目光盯向了這塊“肥肉”,要自我加壓,從里面擠出更多“油水”來。
氯堿廠25%鹽酸副產品,被環保部門列入危廢,如不能除雜提純再加工,只能委托有環保資質的企業進行處理,但是需要支出一大筆費用。能否通過優化解決這個問題,成為公司上下關注的焦點。
化學水、軟化水等設計采用31%濃度的鹽酸進行水處理,水質達到一定的指標后才能供給生產,按照原工藝方案,25%副產鹽酸濃度和品質達不到要求,將影響裝置制水量和產水水質,并會影響設備壽命。
“雖然鹽酸的濃度相差6個百分點,但是處理水的效果不同,就要反復優化,達到最佳添加比才行。”供排水廠熱電水務車間主任師張輝俊說。
熱電水務車間水處理量大,鹽酸用量占全廠的60%,能否有效穩定使用副產鹽酸,綜合降本增效,是該廠“百日攻堅創效”這項任務的主力單位。
張輝俊帶領勞模創新工作室和化水專業優化小組經過反復論證,為達到工藝要求進酸量,經工藝計算和試驗后,采用增大計量泵行程、延長進酸堿時間,達到了預期目的。為防止25%副產品鹽酸雜質對裝置填料樹脂壽命的影響,廠生產技術部門協調研究院加密分析重要指標,對樹脂性能和壽命隨時跟蹤分析評估。
供排水廠通過優化流程,實現危廢綜合利用,減少處置費用,而且節約外采鹽酸采購費用,可謂一舉三得。
“今年2月份以來,加大氯堿廠副產品鹽酸使用量,截止到4月23日,熱電水務使用25%副產鹽酸2835噸,降低危廢處置、節約采購費143萬元,完成百日攻堅創效目標沒問題。”張輝俊語氣堅定。(孫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