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飲用水和非飲用水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網絡,飲用水是經過嚴格處理的,沒有發現任何病毒的痕跡。
巴黎市政府周日表示,過去24小時內,實驗室人員在巴黎的城市非飲用水中檢測出微量的新冠病毒的痕跡。目前巴黎已經暫停了非飲用水網絡的供水,但政府強調,飲用水網絡供水不受影響。

兩個不同的用水網絡
巴黎城市用水分為飲用水和非飲用水兩個網絡。周日巴黎市政府公布信息稱,巴黎城市用水的實驗室人員在對27個采樣點進行水質檢測時發現,其中有4個采樣點的水中檢測出存在新冠病毒的核酸痕跡。
巴黎市政廳解釋道,非飲用水網絡供水是由來自塞納河以及烏爾克運河的‘原水’提供的,未經嚴格處理直接輸送,主要用來澆灌城市的公園和綠地,清潔街道,并用于一些人工湖泊、瀑布和觀賞性噴泉,但這些公共場所都已經向公眾關閉。
巴黎負責健康衛生的副市長安娜·蘇麗(Anne Souyris)強調:“飲用水和非飲用水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網絡,飲用水是經過嚴格處理的,我們每天都會持續監測,但沒有發現任何病毒的痕跡。”
但謹慎起見,巴黎仍然暫時關閉了非引用水網絡的供水。巴黎負責環境生態工作的副市長塞里亞·布勞爾表示:“雖然我們檢測出的病毒含量極其少,但是仍然達到了可檢測出的范圍,因此我們決定采取預防原則,并要求地方衛生機構分析這些微量病毒可能帶來的風險情況。”
巴黎市政府的內部實驗室是首個在巴黎城市用水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痕跡的機構,布勞爾市長表示:“我們第一個敲響了警鐘,獲得了首份數據,但我們不是唯一的檢測機構,有很多團隊也在做同樣的工作。”
盡管噴水池的水不可供人飲用,但是仍有很大可能性被寵物接觸并直接飲用。寵物飲用后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目前仍不清楚。但專家正在說服民眾,他們檢測出的這種微量病毒的痕跡只是病毒的基因物質,不具有傳播性。

直飲水風險仍需警惕
巴黎圣安東尼醫院(l’hopital Saint-Antoine)傳染病科主任卡琳娜·拉孔布(Karine Lacombe)博士表示:“我們知道在新冠病毒中是存在基因物質的,我們也知道病毒在大氣環境中是無法自行復制的,必須要跟人體細胞結合,并且要有適應的細胞蛋白才可以繁殖,所以我并不擔心病毒會通過水這種途徑來傳播。”
此前已經有來自多國的研究數據表明,新冠病毒存在與城市污水中。截至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在荷蘭、美國和瑞典的污水中檢測到了這種病毒的蹤跡。
研究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病毒卷土重來,水樣監測也可以作為早期提示病毒風險的預警信號。
荷蘭新維生根(Nieuwegein)市的KWR研究所微生物學家格特揚·瑪提姆(Gertjan Medema)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根據他們根據此前在污水中培養的新冠病毒的分析數據,在4攝氏度水溫時,病毒能夠存活長達14天,但在水溫為20攝氏度時,病毒只能存活2天;而且,病毒不易溶解在水里。
巴黎人更擔心的是,病毒是否真的不存在于飲用水中。在歐洲大多數國家,家用自來水管的水可以直接引用,只有小部分人在飲用前會經過過濾裝置的處理。
根據世衛組織此前透露的信息,新冠病毒存在于飲用水中也并非不可能。盡管上個月該組織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在飲用水和污水中,新冠病毒會持續存在。
巴黎政府的官方信息顯示,分配給到巴黎家庭使用的直飲水的水源距離首都巴黎150公里,經過5個蓄水庫的存儲,總容量超過100萬立方米。
法國水務巨頭威立雅環境集團(Veolia)CEO安東尼·弗雷羅(Antoine Frérot)4月10日曾斷言,巴黎的飲用水中所有的病毒風險都被去除,不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