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綏芬河方艙已經準備好了:一周內,辦公樓如何變醫院?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4-16  來源:新京報  瀏覽次數:479

在絕大多數建筑中,消防通道必須暢通;但在傳染病醫學建筑中,為防止清潔區與污染區交叉,二者間要有必要的封堵。“這兩者其實是有矛盾的,我們只能想辦法把矛盾程度盡量降低。”

綏芬河市方艙醫院大樓。

文 | 新京報記者 梁靜怡 實習生 曹一凡

編輯 | 滑璇 校對 | 李銘

本文約3752字,閱讀全文約需7分

4月10日傍晚,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下轄的綏芬河市主城區清冷安靜,行走一公里都見不到人影。

市區外12公里的邊境經濟合作區內,一座大樓里人來人往,施工人員安裝隔板、增加門禁,在走廊上安裝著攝像頭;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四五人一組,向建筑內搬抬著醫療用床。這里正在改造為一家收治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的方艙醫院。

綏芬河是一座約有7萬人口的中俄邊境小城,距俄羅斯遠東最大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僅210公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越來越多的華商取道遠東,經符拉迪沃斯托克轉汽車至綏芬河口岸入關。

黑龍江省衛健委副主任葛洪曾公開表示,3月21日至4月9日,經綏芬河入境2497人。而黑龍江省衛健委通報顯示,截至4月9日24時,綏芬河報告由俄羅斯入境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151例、無癥狀感染者累計148例,均占全省的97%。

為了有備無患,4月6日,綏芬河開始將邊境經濟合作區內的一座辦公樓改造為方艙醫院。在方艙醫院建設總指揮、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孫禮看來,改造中的難點是要保障樓內醫護人員不受感染,同時又不能讓醫療垃圾或排放污水影響市民健康。“時間緊張,最多時我們一天派出了150人平行施工,早上5點開工,有時凌晨三點多才結束。”負責改造工作的綏芬河海融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城投公司”)工程部部長王家寬說,除了公司員工,參與改造的還有約200名志愿者。

4月11日,葛洪稱方艙醫院施工改造已經完成,隨時可以啟動。4月12日,方艙醫院已向前來支援的醫護人員完成交接。

遠離主城區的方艙醫院

從主城區通往邊境經濟合作區的路上,綏芬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二中隊大樓旁駐守著警察,只有持有有效證件的人員車輛才能通行。車子再開10分鐘左右,拐進岔路就能看到連綿的山、稀稀拉拉的低矮廠房,中間的一棟13層白色建筑十分顯眼。

這棟大樓原是邊境經濟合作區的綜合辦公樓,一些木業、電商、食品公司在此辦公。由于從綏芬河口岸入境的無癥狀感染者日益增多,4月初這里被選做方艙醫院,原有的辦公單位撤離。

與武漢利用體育館、展覽館改造或在平地興建不同,綏芬河的方艙醫院選了一棟高層建筑。在王家寬看來,這是因為市內僅有的一家大型體育館座椅眾多,可用空間不大,不適于改造。孫禮認為,4月的綏芬河氣溫仍在冰點以下,不久前還下過雪,如果臨時在平地建房,不具備必要的溫度條件。

方艙醫院病房內部。

這棟辦公樓的位置也很適合做方艙醫院。它距離主城區約30分鐘車程,遠離居民區,不會導致周圍居民感染。而且辦公樓靠近通向牡丹江市的G10高速公路入口,“住在里面的患者病情一旦發生變化,轉運起來比較方便。”王家寬說。

與匯聚了數十家三甲醫院的武漢不同,綏芬河只有一家大型醫院——綏芬河市人民醫院,為二級甲等,全市醫療救治能力相對較弱。為此,葛洪表示會對綏芬河的輸入型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分層分級救治:重癥患者轉移到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普通患者由牡丹江康安醫院收治,綏芬河市人民醫院基本收治無癥狀感染者。“如果病例繼續增加,一些確診的輕癥病例在綏芬河人民醫院治療,無癥狀感染者在方艙醫院治療。”葛洪說。

據孫禮介紹,綏芬河方艙醫院的設計床位約為600張,目前未有患者入住。“現在的無癥狀感染者都還在人民醫院,人民醫院還沒住滿。”孫禮說,方艙醫院只是備用狀態,為重新開放口岸后無癥狀感染者增加做好準備。

而方艙醫院外的簡介顯示,病區一旦投入使用,將為患者及醫護人員提供無線免費WIFI、24小時熱水,還有專職人員為患者提供物資配送。

辦公樓里的“三區兩通道”

王家寬是4月5日接到改造方艙醫院通知的。他所在的城投公司,主要負責為大樓安裝緩沖區隔斷、改造上下水系統、安裝紫外線消毒燈,此外還要進行弱電、監控安裝,并檢修排查改造整棟樓的消防系統。

在孫禮看來,方艙醫院最重要的是保障醫護人員、患者不會發生院內感染。要想把一座辦公樓改造成符合傳染病醫院建筑設計規范的建筑物,難度很大。

依據住建部2014年發布的《傳染病醫院建筑設計規范》,傳染病醫院住院部需劃分為污染區、緩沖區、清潔區,并劃出相應的潔污人員通道,也就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廣為人知的“三區兩通道”。

4月10日傍晚,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正在向建筑內搬抬醫療用床。

新京報記者在綏芬河方艙醫院現場看到,醫院目前只啟動了大樓的一層至十一層,總建筑面積13800平方米。其中一層、二層為清潔區,醫務人員可以處理日常工作、寫病志;三層以上為無癥狀感染者入住的治療區,其中三層至五層的治療區內又分為緩沖區和污染區,五層至十一層均為污染區。

大樓一層的兩部電梯被施工方用隔板分開,與不同的大樓入口相連。一部電梯由患者使用,直達污染區;一部電梯專供醫護人員使用。

為符合傳染病病房防控規范,一些可能連通污染區與清潔區的房門、排風口、空調口都要用塑料布和膠帶封堵嚴實,不能留下一點縫隙,緩沖區與污染區的PVC隔板也不例外。“這是省衛健委專家提出的意見,為了預防污染區和清潔區空氣流通,造成交叉感染。”王家寬說。

4月11日,施工人員正在用塑料布和膠帶封門。據此前同樣從事封門工作的王梅(化名)說,門的所有邊角都要用膠布貼好,一扇門要用四五卷膠帶,兩名工人配合大約需要半小時。“光是粘貼膠布,我們就貼了兩宿。”

施工人員已用塑料布和膠帶封住了空調口。

除了防止院感,綏芬河方艙醫院還要保證院外不受污染。這涉及醫療垃圾與污水的處理。

據王家寬介紹,方艙醫院的醫療垃圾會通過辦公樓西翼的專屬電梯運送下樓,放在大樓西側的5個醫療垃圾臨時停放移動房內。但醫療垃圾需由具備資質的專業公司集中處理,綏芬河又沒有這樣的專業公司,“所以綏芬河市政府和牡丹江市政通過協商選擇了具備資質的公司,及時地通過專業的車輛到現場收集,然后進行無害化處理,達到環境生物學的要求。”葛洪說。

此外,依據《傳染病醫院建筑設計規范》,傳染病醫院的污水宜單獨收集,應先排入化糞池滅活消毒后再進入醫院污水處理站,進行二級生化處理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因為這里居住的是無癥狀感染者,我們要防止尿液中出現病毒、造成污染,要保證市區人民的健康安全,確保污水沒有病毒才排入市政管道。”孫禮說。

但按照大樓原本的設計,樓內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所以改造時,施工人員在大樓東側搭建了一個藍白色的房間,配備了專業污水處理消殺設備。那是一個約10米長、5米寬、2米高的巨型罐子,污水會從化糞池流入罐子里消毒殺菌,達到排放標準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既要徹底隔離,又要消防通道暢通

作為綏芬河本地企業,此次工程是城投公司首次參與方艙醫院改造。王家寬說,許多傳統建筑的要求并不適用于方艙醫院,所以制定改造方案時團隊是摸著石頭過河,不斷優化、不斷調整。

比如在絕大多數建筑中,消防通道必須暢通;但在傳染病醫學建筑中,為防止清潔區與污染區交叉,二者間要有必要的封堵。具體到這座辦公樓,三層至五層的樓梯為清潔區,五層以上的樓梯為污染區。這意味著樓梯五層半的位置要徹底封閉隔離,同時又不能阻礙消防逃生通道。

“這兩者其實是有矛盾的,我們只能想辦法把矛盾程度盡量降低。”王家寬說。

第一次在五層半隔離封堵時,施工人員按傳統方式用PVC板把它封死了。但PVC板非常堅固,一旦發生火災,破除起來比較困難。

第二次封堵方案采用的是軟質性材料,與PVC板相比更容易打破。但施工方認為,破除封堵時依然不夠便利,“如果是一些女士或者老年人想要打破它,還是挺難的。”王家寬說。

在沒有標準建筑規范的情況下,施工人員只能建好、實驗、推翻、不斷改進。在最終的第五版方案中,五層半的位置被PVC板封堵了一部分,又在板材中留了一個緊急疏散通道口,并用塑料布、膠帶密封起來。通道口旁邊還貼上了警示標語:此處為臨時封堵,如遇緊急情況,請破除后逃生。

王家寬解釋,用這種方法可以阻斷空氣,“如果真遇到緊急情況,人員跑到那里,只要破除一層塑料布很容易逃生了。”

綏芬河方艙醫院樓梯通道五層半,施工方用PVC板和塑料布進行封堵,防止氣體流通。

除了消防通道的優化,緩沖區的燈光設置也做了調整。

據王家寬介紹,傳統建筑中,十幾平米的空間裝一個燈就夠了。但在方艙醫院,電燈如果損壞,修理、重裝非常麻煩。“畢竟收治的是新冠肺炎病人,找電工來的話,心里可能有些抵觸。而且重新安裝的話,也會影響醫護人員的工作。”

考慮到這一點,施工方在每處緩沖區內設置了兩套獨立控制的燈光,平時開一個就能照明,如果壞了還有備用。

“我們還做了很多細節方面的改裝,比如計算消殺面積后,大約每隔5米就安裝了一部紫外線消毒燈;三層以上的每個房間都裝上了防護欄桿,保障病人安全。”王家寬說。

4月10日、11日傍晚,新京報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各種改造方案仍在優化調整:緩沖區增加了監控和語音對講,讓后方可以看到并語音糾正醫護人員脫防護服的細節;給通往緩沖區的大門增加門禁,只有醫護人員才能單向通行……

4月10日,綏芬河方艙醫院,工作人員在安裝攝像頭。

據新華社報道,綏芬河市方艙醫院院長張效宇表示,目前,首批即將入駐方艙醫院的24名醫護人員已到達綏芬河地界準備到位。這些醫護人員來自牡丹江市的各級醫院,是黑龍江省援助武漢和湖北醫療隊的隊員。他們3月21日返回牡丹江,不久前才結束了14天的隔離,其中部分隊員有方艙醫院的工作經驗。

4月12日,孫禮和王家寬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方艙醫院的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已交接給醫護人員。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