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上午,鄭州岐伯山醫院(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傳染病醫院)迎來了首例患者。而為該醫院建設鋪設供水管道的,是鄭州自來水三強公司第四項目部經理劉盤嶺,一個善啃“硬骨頭”的鄭州供水人。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這句話被劉盤嶺和他的施工隊伍奉為座右銘。1月27日,大年初三,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隔離病房在鄭州航空港區開建。1月28日下午,曾經擔負過鄭州市東線調水工程、侯寨水廠供水管網工程建設任務,善打硬仗、屢經考驗的鄭州自來水公司三強公司第四項目部臨危受任,承擔起為醫院鋪設390米供水管線的神圣使命。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劉盤嶺和他的戰友們,又一次面臨嚴峻的挑戰。
理想信念之魂,成為敢啃“硬骨頭”的動力源
作為項目部經理,劉盤嶺倍感責任重大,接到任務后便火速驅車趕往奔赴航空港區勘察施工現場。在趕往航空港區的路上,他心中已經開始計劃,必須盡快制定施工方案、調集人員、組織材料機械抵達現場、準備防護物資,這些前期準備工作必須在當晚完成,而后必須盡快投入施工。
在劉盤嶺的精心組織下,1月28日當晚,鄭州自來水三強公司第四項目部就抽調40多名精兵強將隊伍,火速向鄭州航空港區華夏大道與鄭韓路交口方向集結。施工方案制定,材料、機械和勞務隊伍進場連夜完成且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夜間探溝開挖已經開始。29日清晨7時,供水管道已經開始鋪設,工程進展迅速,30日上午已完成180米管道鋪設任務。
接下來面對著穿越華夏大道,這道難題,劉盤嶺早已預料到。華夏大道,是航空港區西南部的交通要道,平時就川流不息,在這次岐伯山醫院建設施工中更是被圍地里三層外三層。加上地下各類管線縱橫交錯,障礙重重,要與不同的管線單位溝通協調,還要小心開挖,保證施工安全。“我們必須想辦法,在保證道路通行的基礎上進行施工。必須在短時間內啃下這根‘硬骨頭’!”劉盤嶺堅定地說,“疫情面前肩負這次急、難、險、重的供水任務深感責任重大。一定會帶領第四項目部克服所有困難,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父母是從新聞里才知道他干了件大事兒
連續六天五夜不間斷施工,劉盤嶺既要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又要現場指揮工人施工,整個施工過程幾乎都沒有離開過現場。
經過大家晝夜不停地艱苦奮斗,終于完成390米DN400管道的鋪設,并順利通過試壓沖刷,具備通水條件。比航空港區管委會要求整整提前兩天,創造了鄭州供水管網鋪設的新速度,為“小湯山”醫院打通供水生命線。
在別人都在家里躲避疫情的時候,劉盤嶺帶領著大家逆流而上沖在施工的最前線,他處處關心著施工隊員安排好家里生活,每天給家人報個平安,可是在工地的那些天,他忙得連一個電話給沒有顧上往家里打。父母年邁,為了不讓他們擔心,承擔這項施工任務都沒有告訴他們,還是從新聞里,老人才知道兒子這些天干了一件大事兒,一件值得讓他們驕傲的事。大家紛紛向他和他的隊員們伸出大拇指。而他卻說“這都是本職工作,干好本職工作就是對黨最大的忠誠”。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劉盤嶺同志率領著隊員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展現了熱血供水人的擔當和品質,向黨組織和全市人民遞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