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2月26日訊 “今年上半年,小區通上自來水之后,這眼井就廢了。”26日,歷下區水務局調研員張健軍指著高速花園小區東南角的自備井,向記者說起了“廢井變寶記”。
不具備接入市政供水管道條件的高速花園小區,向上級部門申請了自備井取水。因為水壓低、水質不穩定,這些年小區居民一直十分渴望用上自來水。今年年初,市政府提出3年內,依法封?,F有市政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井的目標。歷下區水務局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推動了包括該小區在內11家單位的市政供水改接和自備井封停工程。
“目前取水管道已全部拆除,原本計劃將井蓋也都焊接封死,但通過地質觀測,我們發現這里很合適泉水監測。”張健軍表示,利用廢棄的自備井做監測,可以節約大量建設成本。“今年歷下區已經封停了11家單位總計12眼自備井,其中大概會有四五個被改造成泉水監測點。目前我們正在統一配置監測設備,很快就能投入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