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種植才最需要用水,也最應該節水!” 11月25日,南海新區萬和七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里,偌大的草莓種植基地里,一排排草莓幼苗在高高的架子上“賽著伴兒”地長,而為它們提供生命之源的卻是一條條神奇的管道——滴灌帶。這也正是農業節水灌溉的有力“法寶”。

打開閥門,已經充分融合的水肥混合物就順著滴灌帶緩緩流出,當上層的植物“喝飽”,余下的水便會順著層層溝槽流回管道,最終匯集到地下的收集桶內,過濾掉殘渣等無用物質,就能得到可再次循環利用的水肥混合物。

“你可別小看它,這是條‘聰明’的滴灌帶,通過灌溉、回水,讓水得以循環利用,不浪費一滴水。我們統計過,比以前能省67%呢!放眼全國,我們這項技術也是領先的……”說起智慧灌溉技術,萬和七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王衛十分驕傲。

高標準智能育苗溫室100畝,草莓溫室大棚39個,葡萄近500畝,特色水果綜合實驗田10余畝……萬和七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自建立之初,就大力運用科技手段,推廣現代農業技術,發展精致農業。“草莓灌溉采用的是水肥一體的新灌溉技術,借助壓力泵或自然落差,將基質所缺的養分和需要的EC液配兌好,與灌溉水一起通過滴灌帶,定時、定量、均勻地提供給作物。而葡萄灌溉則采用的是霧化程度高、霧滴細小的微噴技術,均勻度好,不會傷害幼苗,更省水節能。”王衛介紹道,通過智能節水灌溉,用水肥一體化手段,肥效快,養分利用率高,比傳統施肥節省肥料50%左右,還能降低過量施肥造成的水體污染。此外,園區內還設有三個天然蓄水池,所有溝渠及育苗棚上落下的雨水一律進入蓄水池,可以重復使用,澆灌農作物。

像萬和七彩這種農業產業園的節水舉措還只是南海新區發展農業節水灌溉的一個縮影,高效節水灌溉也實實在在地走進農村土地、走入百姓生活。
“現在我們大家都用滴灌,只要擰開閥門,就能自動從井中抽水,而且用了滴灌以后土地松軟,既不破壞土層,地里也不長草了,省工、省時又省水,作物長勢好,經濟效益也高了,我自己7畝地全都用了滴水灌溉,輕松得很。”提起自己家里的地,南海新區小觀鎮北黃村孫吉永的臉上藏不住的喜悅。滴灌技術可將水分直接作用到農作物的根本,實現精準灌溉,還能將易溶肥料隨水滴滴入作物根部,使根系能直接地吸收養分,提高水肥的利用率,達到節水、節肥、增產等效果。
“下一步,將繼續在有效灌溉面積的范圍之內推行農業水價的改革,逐步建立起合理反映農業供水成本、有利于節水和農田水利工程良性運行的水價機制,推動農業節水再上新臺階。”南海新區農業與海洋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徐銘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