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9日,記者探訪了銀川都市圈城鄉西線供水工程的兩項重要控制性工程:西夏渠改造項目和西夏水庫改造項目。
目前,西夏渠改造項目中管道鋪設全部完成;箱涵澆筑完成了約95%的工程量,僅剩余700米的過路穿橋及管道箱涵連接段正緊張有序開展,計劃9月30日主體全部完成,具備通水條件。
西夏水庫庫底防滲膜鋪設進度已達90%,剩余上游壩坡砌護工程已全面展開施工,南部水廠和市政管網建設有序推進。
銀川都市圈城鄉西線供水工程自去年4月26日開工,其重要控制性工程西夏水庫擴容改建和西夏渠改造工程于2019年2月22日、23日先后開工建設。4月16日,銀川都市圈城鄉西線供水工程西干渠擴整改造的4座泵站建成試運行,將原來由西夏渠承擔的14.93萬畝農田的灌溉任務調整到西干渠,西夏渠將置換成為銀川都市圈城鄉西線供水水源工程的輸水渠道向城市供水。
記者在西干渠現場看到,銀川都市圈城鄉西線供水工程西干渠擴整改造項目正在做前期征地等準備工作,待9月放閘停水后正式開工。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擴整渠道112.6公里、改造渠系建筑物95座、新建4座泵站以及配套供電和信息化建設等。“建成后,西干渠將成為寧夏水聯網數字治水的制高點。”
記者在現場看到,中鐵一局銀川西線供水西夏水庫的砌護工程正在施工,400余名施工人員分散在上游壩坡上,24臺混凝土輸送泵抓緊趕工,庫底防滲膜鋪設進度已達90%。項目部副經理張琛告訴記者,西夏水庫是銀川受水片區的主要調蓄水庫,可解決銀川市無備用水源地及水源地水質日趨惡化、地下水超采區的水源替換問題,是在原有西夏水庫基礎上進行南擴加高改造,總庫容為3303萬立方米,可滿足銀川市33天的供水量。2015年建成的寧夏最大水庫——中莊水庫的總庫容為2575萬立方米。50年后,水庫沉沙庫容2246萬立方米,其有效調蓄庫容為970萬立方米。
西夏水庫庫容改造工程不僅僅是建造一個大型的“盛水容器”,它還包括進水工程、輸水工程、防洪工程、壩后集滲廊道工程等。“西夏水庫的蓄洪任務,由新建3.57公里長的防洪溝道將賀蘭山東麓洪水導引至第二攔洪庫。”張琛說。
由于水庫庫址是砂礫料為主,沒有黏土材料。西夏西夏水庫施工的重難點在防滲體工程,因此,全庫盤采用兩布一膜作為防滲體,壩坡為復合結構,總鋪設面積220萬平方米,共用了長度為50米、300平方米的7000卷長絲土工布。
記者在位于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的一處西夏渠改造工程標段看到,按照原西夏渠道線路布置,雙排大口徑輸水管道在渠道內敷設,工人們正在管壁內進行填縫作業。內徑為3.6米,長6米的,重50噸的輸水管道在我區首次使用,施工方采用260噸的履帶吊吊裝,安裝體量在西北地區尚屬首次;安裝高峰期每天可安裝480米,施工進度國內領先。施工全長約36.343公里,依次穿越了福寧村、武河村、木蘭村、閩寧鎮區、原隆村等多個村鎮,下穿國道、省、縣道9處,高壓線、國防光纜、燃氣、輸油及電力電纜60余處。
預計到今年年底,黃河水經過輸水、水庫蓄水、沉淀、水廠深度處理后,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后,將被輸送進市政管網,實現進入銀川三區兩縣居民家中及企事業單位的目標。(寧夏日報記者 裴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