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記者從在九江市召開的全省水利建設與管理現場推進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我省累計投資804億元推進水利薄弱環節治理項目建設,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斷提升,水生態文明建設有力推進。2017年度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績效評價,我省排名全國第一,被國務院列為2018年度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5個水利建設激勵省份之一。
近年來,我省按照“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統領水利改革發展,不斷推進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峽江、倫潭、山口巖、浯溪口等大型水利工程相繼建成,完成6000多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治理河道4470公里,加固堤防375公里,防洪減災能力進一步提升。今年汛期,受強降雨影響,贛江、撫河、信江、樂安河發生中等洪水,長江、鄱陽湖長時間超警戒水位,各類水庫水位急漲,但“水庫無一垮壩、萬畝圩堤無一潰決”,最大限度減輕了洪澇災害損失,水利工程成為抵御洪水侵襲的有效安全屏障。
我省圍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國家糧食安全,大力推進供水安全工程建設,實施大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新增及恢復有效灌溉面積116萬畝。完成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2373處,受益人口達375萬人,解決和鞏固提升了88.8萬名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全省農村集中供水率達87.7%,自來水普及率達82.4%。
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先行”的原則,我省積極開展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試點,2018年全省293個水利工程完成標準化管理試點,并順利通過驗收,打造了一批可復制、可借鑒的工程典型,總結提煉了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六步法”,得到水利部高度評價。九江市以打造長江“最美岸線”為契機,對永安堤16.6公里長江岸線進行全面管理提升,讓水利工程成為城市景觀,成為居民休閑的好去處。
秉承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以流域為單元推動生態綜合治理。我省已建和在建流域生態綜合治理項目306個,總投資464.5億元。積極開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設以獎代補試點,已完成水土流失重點治理面積1495平方公里。改造農村水電裝機21.6萬千瓦,年發電量達7.6萬千瓦時,拆除、退出、關停水電站108座,促進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