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保障水質安全。投資1.6億元,科學劃分城區、沿黃、沿匯三大供水板塊,投資1.9億元,建成飲用水源地19個,建成相對獨立又相互連接的城鄉一體化供水網絡。新建5個“千噸萬人”水質化驗室,1個水質檢測中心,堅持檢測常用指標9項/天、抽樣檢測指標35項/季度,全面檢測指標106項/年,實現農村水質檢測全覆蓋。
二是提升供水效能。針對農村供水服務,成立生源供水有限責任公司,采取“高水高用、低水低用、高低互補”供水機制,充足保障35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
三是優化服務模式。實行“以工補農”水價,有效降低農民飲水成本。開通“農村生源供水”公眾服務號和微信、支付寶收款方式,便利農民繳費,提高服務效能。目前,該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入戶率達到99%,覆蓋人口2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