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是供水系統的“最后一公里”,對供水水質和供水服務有很大影響。近日,市水務局在對人大代表建議的答復中透露,計劃利用5年時間,完成全市約18.2萬戶老舊用戶共用用水設施改造工作,今年將完成1萬戶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維修。
今年完成1萬戶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維修
廣州市人大代表在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了《關于加快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的建議》。市水務局表示,根據《廣州市推進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方案》,計劃利用5年時間,完成全市2000年前建設的既無物業管理、又無加壓設施的約18.2萬戶老舊用戶共用用水設施改造工作,改造后的用戶共用用水設施移交屬地供水企業維護管理。推進供水服務到終端工作堅持以業主自愿為前提,所需資金,按照“政府補貼為主,供水企業適當承擔”的原則進行籌措。
按照《方案》,目前,市政府將“完成1萬戶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維修”納入2019年度十件民生實事。市水務局已組織各區水務局初步制定2019年實施計劃,同步推進1.6萬戶居民住宅用戶共用用水設施改造移交。其中,中心城區計劃完成1.2萬戶,市自來水公司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可研深度改造方案編制。
《方案》發工作目標是推進居民住宅用戶共用用水設施改造任務,完成居民小區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工作,解決水質二次污染、管網漏損偏高等問題;建立責權明晰、管理專業、監管到位的用戶共用用水管理體制,實現供水企業供水服務到終端。
共用二次供水設施至少半年清洗一次
為確保二次供水水質,中心城區供水企業自2006年起負責居民共用二次供水水池清洗、消毒。2014年,市政府印發實施《廣州市共用用水設施管理辦法》,規定屬地供水企業負責居民共用二次供水水池清洗、消毒,清洗消毒頻率每半年不少于一次,每次清洗消毒后采樣檢測水質。
此外,已建立起嚴密的水質督查機制,城市供水水質綜合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市、區兩級供水主管部門定期對供水企業進行水質監督檢查,市水質監測中心對全市水廠出廠水、管網水、二次供水水質進行檢測,各區水務局對屬地水廠水質進行檢測。規模大于5萬立方米/日的水廠,水質檢測結果在市水務局網站上公示,其他水廠水質檢測結果在屬地區水務局網站上公示。同時,衛生部門將生活飲用水納入公共衛生重點監督監測年度計劃,對出廠水、管網水和二次供水水質進行監測。
2019年1月至3月,廣州市全市出廠水水質合格率100%,管網水水質合格率100%,二次供水水質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