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水利廳副廳長曹金萍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講述了這個小片段。她說:“聽到小女孩的話,心里著實欣慰又高興。”
山東東臨大海,又處在黃、淮、海三大流域之間,但水資源緊缺依然是基本省情。如今,隨時打開水龍頭便有干凈的自來水,很多人對于缺水狀況沒有準確的認識和清晰的判斷。小學生能夠自覺節水、惜水,實屬不易。曹金萍認為,這背后是十多年來堅持節水教育的成果。“節水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曹金萍說,“需要持續不斷、長久性地開展,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讓節水真正成為每一個人的習慣。”
山東近幾年堅持開展節水教育宣傳活動,各地各部門鋪開實踐,節水教育成為山東各學校的常態化課程教育主題,一本本精心編制的節水教材讓學生們了解水、明白水、關心水,漸漸地也學會如何節水。“年輕一代人的節水意識總體較好,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我們水利人所期望的。”
曹金萍說,“我們仍然在探索,如何讓青少年更加直觀感受到缺水的情形,意識到浪費水的后果,對水的稀缺性有進一步深刻的認識。”
曹金萍認為,節約用水是一場上下聯動、全民參與的持久攻堅戰: “水資源是有限的,但又是極端重要的,直接關系到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除日常宣傳教育外,在體制機制上要突出節水硬約束,讓節水措施與制度真正‘長牙’,實現精細化用水,讓各行各業都以節水為前提和準則,讓節水真正落地生根,成為全民自覺行為。”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用水需求呈剛性增長,如何堅持節水優先、科學高效利用水資源,是全社會共同面對的長期課題。在曹金萍看來,“節約用水這條路,任重道遠,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