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訊(記者 從竹 通訊員 汪浩)近日,本市已進入“伏天”高溫天氣,水務集團公司采取六項舉措加強從源頭到龍頭各環節水質監控,全力保障夏季水質安全達標。 據介紹,水務集團水質監測中心具備236個參數的檢測能力,高于國家飲用水衛生檢測標準。區域供水公司進行每日檢測,滿足國標日常出廠水檢測要求;加強原水水質監測,及時掌握原水變化情況。每周對上游原水各站位進行23項檢測,每月進行107項檢測,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匯總,及時反饋各產水單位,指導生產運行。同時,每日對原水沿線各點位進行巡視,保障對原水水質變化的預報預警。 另外,水務集團強化出廠水水質監管,確保出水水質達標。水務集團出廠水濁度標準為<0.3NTU,優于國標出廠水濁度<1.0NTU的標準。同時,采取在線儀表24小時監測與人工檢測相結合的方式,每日對出廠水進行19項檢測,保障出廠水水質持續安全,穩定達標;加強管網水水質監管,保證龍頭水質達標。合理布設管網取樣點,有序開展巡視性監測工作和水質排查,對末梢水、死頭水的不合格情況進行整改,保證管網水質安全達標,管網合格率達99.9%;抓好工程沖洗管理,確保并網水質達標。加大對新、改、擴管道并網前沖洗消毒監管力度,增加隨機抽驗檢查頻次,水質不達標的管道堅決不予并網。同時,做好1722個管網點位的各類檢測,確保并網水質達到飲用水衛生標準。 此外,天津供水熱線“96655”、天津水務集團門戶網站和天津供水新浪官方微博等網絡信息平臺,全天候為群眾提供報修、咨詢等服務。 水質優良比例升至50% 本報訊(記者 張珊珊)從市水務局獲悉,本市各區、各部門貫徹落實《天津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方案》和“一河一策”實施方案,高標準實施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垃圾清運四項工程,到2017年底,圓滿完成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河道感官水質顯著改善,黑臭現象全部消除,透明度、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及氨氮四項指標均達到或優于國家標準。 據悉,本市建成區共有黑臭水體25條(段)、121.8公里。去年以來,全面整治“散亂污”企業,精準封堵沿河各類排污口門1104個,從源頭斬斷污染源。按照新的地方標準實施110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任務,已完成105座,出水主要指標全部達到準地表水Ⅳ類標準,全市建成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針對建成區河道護砌硬化率較高的短板,采取曝氣增氧、生態浮床、生物治理等措施,實施生態修復。全力推進全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任務落地見效,嚴格按照國家考核要求對治理完成的黑臭水體進行整治效果評估,確保水體全面達標。 2017年全市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提高到35%,高于國家考核目標10個百分點;劣V類比例降至40%,低于國家考核目標20個百分點。2018年1—6月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升至50%,與去年相比提升15個百分點;劣Ⅴ類水體比例降至25%,與去年相比下降15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