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份以來,濰坊天氣炎熱,城市單日用水數量較前5個月明顯增加。記者了解到,每年的6月至8月,是城市全年用水的“高峰期”。濰坊作為一個極度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占有量2200立方米的七分之一。自2013年8月開始,濰坊遭遇了有水文記錄以來最嚴重的連年干旱,旱情的持續發展,給城市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用水帶來了嚴峻挑戰。在夏季用水量增加的背景下,如何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仍是事關每一位濰坊市民切身利益的大事。
關注節水市民占九成 這些單位或個人成為“節水典型”
6月11日,記者從濰坊市城市節約用水辦公室采訪獲悉,為了動員廣大市民參與節水行動,濰坊市已經連續26年集中開展城市節水宣傳活動,開展了進60個社區節水大篷車活動。目前,了解濰坊缺水的市民比例達86.08%,關注節水的市民比例達到90.96%,家庭中采取一水多用的占到85.06%。
大力普及節水器具,讓孩子們認識到節水的重要意義
單單是市民參與還不夠,濰坊市先后建設了66家省級節水型企業、單位和社區。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節水企業、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等一批先進單位、金都花園等一批先進社區和華都苑社區王洪濤等一批節水家庭成為了“節水典型”。目前,濰坊市節水器具普及率達100%。其中,富華大酒店實現蒸汽冷凝水回收,使非餐廚水汽回收達到50%,每月可節水4000噸;同時將馬桶浮球下調,為淋浴加裝了節水器,使節水率達到40%以上。
“加價”水費一噸最高達19.6元 向自備井說“不”
記者了解到,為建立城市節水的長效機制,濰坊市制定出臺《居民用水階梯式水價制度》,以10.4立方米、17.2立方米為階梯臨界點,在中心城區全面啟動了居民用水階梯水價制度。同時,對重點用水大戶,濰坊市嚴格實施用水監控,在原來對非居民用戶實施超計劃加價基礎上,又制定出臺了更為嚴格的加價制度,規定火力發電、鋼鐵、化工、造紙、紡織等高耗水行業最高加價3倍,最高一噸水收費19.6元。
為了保護城市水源,濰坊市自2011年8月打響了自備井整治戰役,成立了市聯合執法辦公室,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實施細則,大力開展自備井普查工作,通過12345市長公開電話等熱線,實行每眼井1千元的有獎舉報,廣泛動員和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關閉自備井行動。目前,城區現有自備井259眼,自備井年取水量控制在700多萬方,僅占公共水量的4.2%。
推廣使用中水 再生水日利用量達到15.6萬噸
為了節約城市用水,濰坊市編制完成了《濰坊市城市節水專項規劃(2014--2020)》,科學評估了濰坊市水資源承載能力,為城市節水工作制定了一套科學有效的系統解決方案。濰坊市規劃投資3000萬元,在“引黃入峽”灌渠建設取水泵站,鋪設長度1.8公里輸水管道至眉村凈水廠,日取水能力20萬立方米,既解除了峽山水庫單水源供水隱患,又減少了蒸發滲漏損耗。同時,濰坊市規劃利用市熱力公司“汽改水”改造后閑置的蒸氣管網,投資3000萬元建設市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工程,可向中心城區日配送10萬立方米中水。
濰坊市將中水利用到環衛抑塵各項工作中,大量節省水資源
記者了解到,在抗旱節水工作中,濰坊市按照污水全收集處理、全濕地凈化、全循環回用的目標要求,建成了20多家中水回用工程,積極推動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目前,白浪河、虞河、浞河都使用了再生水。污水處理廠產生的中水,都通過企業回用、景觀補水、園林澆灌、環衛抑塵、農業灌溉等方式得到了充分利用。目前,濰坊再生水日利用量達到15.6萬噸,利用率達到了43.8%。
據節水辦工作人員介紹,濰坊又建設了方家屯應急引黃入峽、引黃入白工程,通過輸水管道直接將調入水引入自來水廠取水泵站,每天可減少引水明渠6萬立方的蒸發滲漏量。此外,濰坊投資4億元、日調水量17萬立方的西線引黃入白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投資3.6億元的峽山水庫增容6000萬立方工程適時開工建設。這些大型工程的建成,將會讓濰坊引來更多的水資源,全面緩解城市旱情,讓濰坊從容應對夏季用水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