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表市場的規模究竟有多大?可能很難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但非常肯定的是:這是個非常小眾的市場,規模低到完全與水的重要地位不相符。
有幾個來源可靠的數據拿出來與大家分享,請大家對照自家的企業,找找自己的位置。
第一個數字:水表保有量
2014年估算國內家庭水表保有量不低于3.45億只;
2015年至2017年,每年竣工的城鎮住宅約850萬套,三年合計約增加2550萬套,則截止2017年底,國內家庭水表保有量約為3.7億只。
第二個數字:水表年產量
據中國計量協會水表工作委員會預計,2015年水表工業總產值目標60億元,產量7,000萬只。
第三個數字:智能水表年產量
2015年全國智能水表產量達到1,000萬臺以上,占水表總量比例15%-20%之間。
第四個數字:水表市場的十三五預測
預計十三五期間,即2020年國內水表年產量為1.19億臺。智能水表銷售收入占全部水表銷售比例達到40%,即對應智能水表銷量為4764萬臺,市場空間約119億元。
上述數據來自于寧波水表股份、新天科技兩家上市公司年報,來源為中國計量協會水表工作委員會和國家統計局。
點評:
無論是水表保有量3.45億只,還是水表生產量7000萬只、智能水表銷量1000萬只以上,在2015年的數據都比較符合實際。十三五預測,2020年水表產量1.19億只,那么5年水表產量將增加4190萬只,平均每年增加838萬只,也比較靠譜。但智能水表占比將達到40%,4764萬只?
五年,智能水表銷量從1000萬只,增加到4764萬只?年均增長75%?這是一個明顯超過行業感受的夸張數字。
2015年-2017年,新天科技智能水表實際的年增長率為34.75%,三川智慧智能水表增長率為零,寧波水表股份智能水表增長率為65%,“三巨頭”智能水表收入的兩年增長率為27.9%,實際的年增長率僅為13.95%,與75%的增長率實在是遙不可及!
年增長率不到15%,對于那些以“智能水表”為增長點的企業,融資的故事該怎么講呢?講完故事又如何兌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