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用途:排污費為專款專用,而環保稅并未明確說明使用用途。
隨著2018年1月1日環境保護稅正式開征日期臨近,相關征管準備工作已進入倒計時。近期各地在大氣和水污染物可選的稅率范圍內,公布了詳細的稅率。京津冀地區采用了較高稅率,其中北京頂格執行采用最高稅率,環北京的河北省13個縣也采用了較高稅率。
根據規定,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應當繳納環境保護稅。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不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應當繳納環境保護稅。
新版《水污染防治法》
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推行。新法堅持問題導向,將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的新措施予以規范化、法制化。新法的亮點之一是增加了河長制的內容。河長制是河湖管理工作的一項制度創新,也是我國水環境治理體系和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新。
其他亮點還有:
農業和農村水污染:此次修改的法律明確提出,制定化肥、農藥等產品的質量標準和使用標準,應當適應水環境保護要求;同時,還明確禁止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向農田灌溉渠道排放。
飲用水安全:法律從幾方面加強飲用水的管理,規定要建立風險評估調查制度,預防風險,規定單一供水的城市要建立應急水源和備用水源,或者建立區域聯網供水。對農村有條件的地方也要求集中供水。
污染違法成本大大提高:新版《水污染防治法》針對媒體報道的惡劣違法行為又進一步加大了處罰力度,提高了罰款上限,最高可達100萬元。
2018年12月26日上午,全國人大環資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環境保護部聯合召開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實施座談會。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陳昌智表示,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國多年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環境有效做法的經驗總結,是推動水污染防治工作、解決突出水環境問題、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法治保障。
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在發言中指出,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將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和“水十條”提出的新措施予以規范化、法制化。各級環保部門要繼續深化宣傳學習,嚴格執法監管,加強部門協作,強化信息公開,依法推動“水十條”深入實施。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許安標、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劉炤分別介紹了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亮點和創新,并對今后完善配套立法提出明確要求。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水利部總規劃師汪安南、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結合各自部門職責,介紹了相關工作進展,并對貫徹落實新法作了具體部署。
“河長”代表、中共浙江省浦江縣委書記施振強就如何貫徹落實“河長制”、改善水環境質量作了發言。法學專家汪勁和環保組織代表馬軍對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實施提出了建議。
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王云龍,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衛生計生委、質檢總局等部門有關負責人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省(區、市)環保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保局、計劃單列市環保局、環境保護部各督查局以及同級地方人大和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在分會場參加會議。來源:水世界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