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榮昌:水費不再按“時”收 推動農業灌溉節水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2-20  瀏覽次數:496
榮昌:水費不再按“時”收 推動農業灌溉節水

試點區高效灌溉保春耕

 榮昌:水費不再按“時”收 推動農業灌溉節水

田間地頭的閘閥井

2014年,“十六字”治水思路把“節水優先”擺在首位,成為新時期治水工作必須遵循的根本方針。

農業是我國用水的“第一大戶”,推動農業灌溉節水,是踐行“節水優先”方針的關鍵。

作為重度缺水地區的榮昌,近年來大力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不斷提升灌溉節水效率和農民節水意識,水費按“小時”收取的怪象逐步消失殆盡。

用水按“時”計 節水成空談

眾所周知,水費的計量單位是“噸”,時間的計量單位才是“小時”。但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農業灌溉用水卻是按抽水泵使用時間來計費。于是,“小時”逐漸代替“噸”,成為農業灌溉用水水費的計量單位。

多年來,榮昌區清江鎮正是眾多以“小時”代“噸”計量農業灌溉水費的地區之一。不過,從去年開始,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農業灌溉水費的計量單位恢復成了“噸”。

走進清江鎮河中村的田間地頭,遍布的水管、水閥格外醒目。打開水閥,汩汩清水噴涌而出,很快便浸潤了周邊干涸的土地。

“現在田里面澆個地,就像家里面洗個臉一樣方便,只要擰一下水龍頭就行。水用了多少、用到了哪里一目了然,大家不再因為用水的問題發愁和扯皮了。”河中村村支書雷勇說。

多年來,河中村的農業灌溉用水靠就近用水泵在瀨溪河中抽取解決。水泵揚程有限,只能抽到地勢較高的地方,然后靠地中的簡易溝渠自流向各家田土。

這種傳統的灌溉方式問題多多。一方面,自流式的灌溉耗時很長。灌溉過程中,常有村民發現原本該灌進自家地中的水卻莫名其妙地流進了鄰家的田,由此糾紛不斷。

另一方面,簡易溝渠對用水損耗極大,處于溝渠末端的村民時常是“抽了一個小時,卻只能得到半個小時抽水的水量”。

不僅如此,由于按“小時”計費,一些村民節水意識淡薄,在灌溉過程中肆意浪費,任由田土“水漫金山”。

水價為核心 改革啟大幕

2014年,榮昌被確定為全國80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之一,全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大幕首度拉開。

此次水價改革并非簡單調整用水價格,而是一項綜合性的改革工程。為此,榮昌首先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水務局、發改委、財政局、農委負責人為副組長,示范區鎮街的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為成員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領導小組。

作為牽頭部門,榮昌區水務局承擔了此次改革的多項核心內容,包括明確和發放農業水權,制定農業節水控制指標,發放小型水利工程水權證,完善以協會管理為主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負責組織和指導協會實施工程建設,配合發改委測算供水成本和制定農業供水價格,配合財政局測算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標準,制定補貼和獎勵政策等。

水權分配上,榮昌區水務局于去年4月向12個用水戶協會明確了水權指標,發放了水權證。制定了水權管理辦法,規范了各用水戶的用水行為和水權交易流程,明確了各用水戶協會水權及水量控制目標。

水價機制上,榮昌區水務局通過調查摸底、成本測算、征求意見、政府研究,出臺了農業水價政策。在完成測算的基礎上,向用水戶以發放問卷、召開院壩會等形式,對農戶水費承受能力進行摸底,并征求了他們的意見建議,擬定了農業用水指導價。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農戶對農業水價改革表示支持。

此次改革的最大變化之一便是將以前的灌溉用水按“小時”計費改為按實際用水量“噸”計費。為鼓勵農民節約用水,榮昌劃定了節水鼓勵、初始水量、懲罰水量“三條線”,對“三條線”分隔出的4個用水量區間分別按照指導價格的90%、95%、110%、120%的標準水價收取水費。

硬件作保障成效大改觀

改革不僅需要制度體系的完善,也需要硬件設施作保障。清江鎮地勢平坦,人口居住集中,是榮昌推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的“主戰場”。

多年來,清江鎮依靠提灌站從瀨溪河抽水來滿足農業灌溉需求。由于灌溉渠系、電排等設施均建于上世紀70年代,老化、損毀嚴重,特別是明渠滲漏嚴重,河里抽的水到達田間地頭往往只剩下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既浪費水、電,又難以滿足灌溉,多數耕地只能靠天吃飯。盡管清江鎮每年都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維修,但這種現象始終未能根治。

榮昌共投資1000余萬元,在清江鎮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建設,先后改造了4座提灌站,并新鋪設30余公里管道替代原有明渠,實現了耕地使用管道灌溉的全覆蓋。

這些管道由提灌站延伸至灌區各山地和坡地的制高點,沿線設有閥門。當地村民只需啟動提灌站水泵,打開田間地頭的閥門,便可就近進行灌溉。

明渠改為管道輸水后,水有效利用率顯著提高。“量水到口,配水到戶,核算到畝,按方收費”的全新水費計取方式,改變了灌溉“隨抽隨用”的習慣,形成了當地用水戶水量飽和即關掉閥門的節水自覺。

清江的模式,在古昌、萬靈、、清升安富等鎮街同時推行,改革實施一年多來,達到了省水、省時、省心、省力、省錢的效果。據測算,榮昌改革試點區畝均用水量從改革前的185立方米/畝下降到90立方米/畝,試點鎮街政府、農戶投入大幅減少,用水戶水費支出明顯降低。試點區村民用于灌溉稻田的水費開支從畝均40元下降到了畝均25元左右,遇干旱年節約水費約30萬元,每年用于渠道及泵站的維修費用將節約40萬元左右。同時,試點區灌溉水利用系數由2014年的不足0.5提高到0.85以上,是以前的1.8倍。

今年,我市將包括榮昌在內的3個區縣列為試點,持續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上次的目的,是從粗放到集約;這次的目的,是由集約變精細。”榮昌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解釋。   來源:重慶日報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