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起,用5年左右的時間,到2020年,將現狀淺層地下水超采量全部壓減,深層承壓水超采量壓減50%,全省淺層超采區面積明顯減小;再用5年左右的時間,到2025年,將深層承壓水超采量全部壓減,全省淺層地下水超采區基本消除,部分深層承壓水超采區水位有所回升,地下水生態得到明顯改善,在平水年份基本實現全省地下水采補平衡。”12月7日上午,山東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全省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整治進展情況時表示。
就近期全省地下水動態地下水動態變化,山東省水利廳副廳長王祖利表示,截至11月1日,全省平原區地下水平均埋深為6.33米,地下水位較去年同期上升0.59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地下水位有14市上升、3市下降,棗莊市上升2.00米、淄博市下降0.48米,分別為地下水位上升、下降最大值。
截至11月1日,全省平原區地下水平均埋深大于6米的有七個設區市,地下水平均埋深最大值淄博市為15.04米,地下水埋深最大區域為壽光市大部和青州市北部山前平原區、最大埋深達34.44米。全省平原區地下水平均埋深較小的是威海市、日照市,分別為3.14米、2.62米。
地下水主要漏斗動態變化,截至11月1日,全省平原區地下水主要漏斗區(地下水埋深大于6米)面積14094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減少254平方公里,其中:濟寧—汶上漏斗面積減少119平方公里、寧津漏斗面積減少114平方公里、單縣漏斗面積減少72平方公里、莘縣—夏津漏斗面積減少57平方公里、滕州漏斗面積減少16平方公里、平度蓼蘭漏斗面積減少11平方公里;淄博—濰坊漏斗面積增加126平方公里、萊州漏斗面積增加5平方公里、龍口漏斗面積增加4平方公里。
王祖利指出,目前全省地下水超采主要有淺層孔隙水超采和深層承壓水超采兩種類型。全省共有淺層孔隙水超采區8處,涉及10個設區市,超采區總面積10433平方公里;深層承壓水超采區主要分布于魯西北黃泛平原區,涉及8個設區市,超采區總面積43408平方公里。
《山東省地下水限采區和禁采區劃定方案》確定:全省淺層地下水限采區面積9373.8平方公里、淺層地下水禁采區面積1059.4平方公里;全省深層承壓水超采區均劃定為禁采區,面積43408平方公里。
按照“總量控制、節水優先、統籌調配、系統治理”的原則,從2016年起,用5年左右的時間,到2020年,將現狀淺層地下水超采量全部壓減,深層承壓水超采量壓減50%,全省淺層超采區面積明顯減小;再用5年左右的時間,到2025年,將深層承壓水超采量全部壓減,全省淺層地下水超采區基本消除,部分深層承壓水超采區水位有所回升,地下水生態得到明顯改善,在平水年份基本實現全省地下水采補平衡。
為實現上述目標山東省水利廳將采取落實綜合整治各方工作責任;積極爭取加大綜合整治投入力度;運用經濟手段促進綜合整治;加快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加強依法監管能力建設;加大宣傳形成綜合整治合力。 來源: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