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首府老舊小區吃水難問題,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2014年8月,呼和浩特春華水務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啟動了對首府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計劃對市四區105個片區381個老舊小區的內部供排水管網、二次加壓泵房、居民入戶管網及水表等進行徹底改造,同時改造建設金橋區域加壓供水泵站和二次供水調度指揮中心。2015年首府完成了30個片區的改造任務,全部實現通水運行。今年,原計劃2016年和2017年兩年的改造任務,合并在一年完成剩余75個片區的改造任務。然而,目前仍有44個片區因泵房選址、拆遷工作未到位及居民阻攔等原因無法進場施工。政府的惠民工程,為何遭遇阻攔?日前,記者來到改造現場和居民家中調查了解。
【反對】
部分居民擔心遮光有噪音
家住新城區光華小區的居民因為改造的事很鬧心。5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了光華小區。居民陳秀英告訴記者,她家住在6樓,在早上、夏季等用水高峰,都會出現用水難的現象。她家所在小區本在這次改造的范圍內,但是直到現在,工程還沒有開工。因為不少低層住戶,擔心新泵房的建立會遮陽,產生噪聲,所以都不太贊成建設新的泵房。記者了解到,光華小區2015年6月中旬完成招標工作后,項目部組織施工單位先后5次進場施工,均因個別居民不同意泵房選址而阻攔施工,施工隊被迫退場。
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項目辦公室負責人關寶平告訴記者,今年首府計劃完成75個片區的改造任務。截至目前,仍有44個片區因泵房選址、拆遷工作未到位及居民阻攔等原因暫時無法進場施工。新城區光華片區、長城片區、外貿蘇虎片區,施工單位先后5次進場遇阻,一直未能正式開工;賽罕區亞信商行片區溝槽開挖后,基礎砌筑毛石已經進場,但遇到居民強力阻攔,無奈只能回填退場;新城區建行農行片區泵房準備封頂,1戶居民強行阻攔,改造工程被迫停工很長時間,新城區政府調集社區、市容執法等單位多次上門開展工作均不見成效;新城區家和工行片區、賽罕區藥研所片區計劃利用小區舊泵房改造建設新泵房,但舊泵房所在小區居民不同意改造后的泵房服務于片區內其他小區,其他選址方案又難以實施,導致一直未能開工。
【稱贊】
隨時有水用真舒心
5月31日一大早,記者來到玉泉區芳清園小區居民趙元飛的家中。對于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他贊不絕口。趙元飛家住6樓,以前一到周五晚上,一家人必須要做的事情是存滿幾大桶水,以備周末使用。用水難,趙元飛家有切身之痛。
“以前因為沒有加壓設施,我們小區3樓以上的住戶,在用水高峰期都沒水。周末在家洗澡那是奢望。這個小區沒有物業,靠我們居民自己的力量,改善用水問題,簡直太難了。今年,政府給我們改造了供水管網,現在啥時候打開水龍頭,都有清澈的水流出來,看著別提多舒心了!”趙元飛告訴記者。芳清園小區二區是今年4月末完成的供水管網改造,改造后居民吃水難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現狀】
進場過程艱難
關寶平說,根據首府市政供水管網現狀,本次改造工程中所有泵房均采用水箱加變頻水泵加壓供水方式,且實行水電分離,配置了遠程控制和安防監控等設備,泵房體積較大,再加上老舊小區空閑場地有限,改造社區部分居民因擔心新建泵房造成遮光、噪音污染,不同意占用活動場地、停車位、綠地等原因,而阻攔泵房建設,施工單位進場過程非常艱難。
另外,老舊小區錯綜復雜的地下管線與房產局實施的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程存在交叉施工;施工場地狹小;渣土外運和材料進場困難,部分片區需要拆移占壓泵房選址和管線位置的涼房、車棚、臨建、樹木等,但因產權、政策等原因難以拆移;一些小區因舊管道(包括供排水、供熱管道)漏水導致溝槽積水,需要疏干排水后進行溝槽修整和管道安裝工作,漏水嚴重的,需要數日的堵漏和抽排工作等因素,嚴重影響了改造工程的順利實施。
【方案】
設計更加人性化
關寶平告訴記者:“居民不配合是目前造成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最大的困難。一些低層居民覺得,自己家有水吃,不是改造的受益人群,就不配合改造工程。其實,供水管網的改造一方面解決了水壓問題,使較高樓層的居民家能上水。最重要的是通過更換新型管網,改善了水質問題,關系著小區每戶居民的利益。”
針對社區居民因擔心泵房遮光、噪音污染而造成的泵房選址難題,呼和浩特春華水務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去年試行建設半地下泵房的基礎上,根據小區實際情況,在符合防潮、排水等條件的情況下,協調設計單位,設計多種戶型半地下標準泵房,將小區泵房設計方案進行變更。
本次改造工程泵房設計均嚴格按照設計規范執行,水泵招標采購的噪音控制標準要優于行業標準,所以噪音控制完全符合設計規范要求;遮光問題因老舊小區空閑場地有限,個別選址可能難以避免,設計單位會因地制宜調整設計方案,重新布局泵房設備,盡量降低泵房高度,減小遮光影響。
另外,今年開工以來,施工單位強化細化各項文明施工措施,通過統一各施工單位圍擋尺寸、形狀、顏色;統一制作溝槽通行便橋;棄土棄渣及時外運;管道工程回填后隨即進行地磚鋪設;戶管改造入戶施工過程中要求施工人員統一著裝、佩戴鞋套、鋪設戶內地面防塵墊;項目部現場管理人員對所有深溝槽夜間施工進行全過程監督管理等方式,實現文明施工,希望得到居民的配合與支持。
記者從呼和浩特春華水務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老舊小區因缺少二次加壓設施、管網老化等原因,不同程度出現管道跑冒滴漏、壓力不足、水質不穩、排水不暢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秩序和生活品質。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這項惠民工程項目概算投資9.59億元,惠及老舊小區約51080戶居民,近20萬人口。
【升級】
新材料耐熱耐腐蝕
離開趙元飛家后,記者來到了不遠處正在施工的玉泉區金禾小區。走進小區施工現場,一個展示櫥窗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個櫥窗內,有新舊供水管材實物、新泵房外觀照片、新舊泵房內部設備照片等。
現場的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建于上個世紀70~90年代的小區,多使用焊接鋼管材質的供水管網,這種材質耐銹蝕性較差。多年使用之后,會導致內壁銹蝕嚴重。此次供水管網改造,使用了球墨鑄鐵管等新型材料,耐腐蝕耐熱,解決了老舊小區管網存在的問題。
【記者手記】
跟隨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項目施工人員一日的見聞,讓記者切實體會到了施工單位的不易和吃水困難居民們的期盼。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程是一項繁雜而艱巨的工作,施工現場情況復雜,工程實施牽扯社會的方方面面,因此,希望社會各界、各相關部門,特別是改造社區的居民們,能夠大力支持和配合改造工作,增強大局意識,服從大多數居民的利益訴求,協助做好這項惠民工程,盡快解決這些老舊小區吃水難問題。 來源:正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