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我國是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更需時刻注意節約用水。浙江為進一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啟動了縣(市、區)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
浙江近日公布了杭州市余杭區余姚市等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縣(市、區)名單,同時,啟動第二批縣(市、區)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
第二批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的縣(市、區)
實施范圍桐廬縣、淳安縣、寧波市北侖區、奉化市、永嘉縣、平陽縣、德清縣、安吉縣、嘉善縣、平湖市、紹興市上虞區、諸暨市、蘭溪市、浦江縣、龍游縣、常山縣、臨海市、仙居縣、龍泉市、慶元縣。
實施時間
2016年至2019年,共4年。
主要任務
理順節水管理體制
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水利部門牽頭、相關單位協作、社會參與的組織協調機制,明確各單位在節水方面的職責和分工,建立常態化運行機制,強化節水目標考核。
健全價格杠桿機制
實施居民用水階梯式水價、非居民用水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差別化水價制度,逐步完善水價形成機制。按照供水工程運行支出與水費收入自我平衡的原則,積極推進供水水價改革。
完善節水體系建設
進一步規范取水許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全面落實取水計劃管理制度,不斷提高管網內和自備用水戶取用水計劃管理的覆蓋率。完善取水計量和監控體系。嚴格執行水資源費征收制度。
推進重點領域節水
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四個百萬工程”,鼓勵和推廣先進灌溉技術。推進工業水循環利用等通用節水工藝和技術。加快城鎮公共供水管網改造,全面推廣使用節水器具,推進城鎮雨水收集示范項目,發展非常規水源利用,推動工業生產、景觀綠化等優先使用非常規水資源。
加大載體創建力度
大力開展節水型單位、學校、社區、企業、灌區創建工作,不斷擴大節水載體的覆蓋面,充分發揮節水載體的示范帶頭作用。參照節水標桿企業和指標,引導工業企業開展用水效率對標達標。
建立激勵保障機制
依法落實節約用水、非常規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稅收優惠政策。積極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推行節水合同管理機制。
加強節水教育宣傳
建設節水科普教育基地,建立常態化宣傳機制。加強對中小學生的節水教育,把節約用水作為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提升科技節水水平
積極開展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的推廣和應用,提高科技節水水平,促進農業、工業和城鎮生活節水。 來源:浙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