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你知道南山區有多少個排水達標小區嗎?你知道深圳灣污染治理的進展情況如何嗎?3月22日是 “世界水日”,聯合國確定的主題是“Waterandjob”,即水和就業。水利部確定今年我國的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是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推進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
在水資源管理和水務治理工作中,南山區環保水務局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以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為主線,以區委重點工作和政府民生實事為抓手,強化環保水務執法監管,維護轄區環境和“三防”安全,取得了較好成效。全局納入區委區政府的3項重點工作和7項民生實事均按計劃推進,深圳灣污水排放整治全面提速,防洪治澇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飲用水源水質100%達標,主要河流大沙河水質保持穩定。
深圳灣治污 141個住宅小區“雨污分流”
近年來,深圳灣污染治理工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整改措施,市領導每半個月就聽一次工作匯報。南山區積極配合市人居環境委、市水務局推動深圳灣治污工作的深入開展。
據悉,深圳灣流域面積465.4平方公里,涉及龍崗、羅湖、福田、南山等四區及香港,其中南山段大概占1/3,約160平方公里;灣區水域面積80平方公里,水質劣于Ⅳ類海水水質標準。自東向西,除深圳河、新洲河、鳳塘河、小沙河、大沙河、后海中心河排入深圳灣外,沿線還有77個市政雨水排放口,其中有16個有污水排出,合計每天有12萬立方米混流污水(含漏排污水、清潔基流和海水)排入深圳灣,造成深圳灣海域水質較差。
南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深圳灣的污染治理工作。區委書記姜建軍、區長王強先后多次到深圳灣調研走訪,并先后與市水務局、水務集團領導座談交流,探尋根治深圳灣污染的方法。根據規劃,未來5年,南山區在配合做好深圳灣水污染治理的同時,還將投入11億元資金,舉全區之力打一場治水提質攻堅戰,徹底堵住南山范圍內的深圳灣污染源。
在市、區的共同努力下,深圳灣污水排放整治取得有效進展。截至目前,深圳灣的排污口整治工作已經完成大半。南山區環保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灣及蛇口片區16個排污口中,14個排污口基本完成整治。并且,新建了上沙片區、深灣一路、大沙河口、日出劇場、南海酒店5座污水一級強化處理設施 (處理6個排污口污水),處理規模10萬噸/日。另外,通過管網梳理整治或排水執法等措施整治排污口8個。實施排污口整治后,每天減少直排入灣污水約10.6萬噸。
截污治污方面,南山區強力推進后海中心河治污工程,避免河道水體污染深圳灣。投入600多萬元,開展了中心河北河的清淤、箱涵補漏及閘門修復等工程措施,整改中心河北河設施,削減污水直接入河,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設,可解決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河道污染水體的問題。投入400多萬元,開展了后海內湖補水泵站修復及補水管道的改造工程,修復補水系統,恢復河道景觀水體,該項目已于近期建成,補水量約為3萬立方米/天,已初步解決河道黑臭問題,并可逐步恢復河道的景觀水體功能。
另外,南山區還大力推動深圳灣流域正本清源,削減生活污水污染深圳灣海域。2014-2015年共推進141個住宅小區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成了119個小區工程改造。目前,深圳灣流域6個街道累計創建排水達標小區619個 (住宅小區175個,各類排水單位和小區444個),完成5個 “城中村”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可有效減少生活污水直排海域。
通過市、區共同努力,深圳灣海域污水排放得到初步治理,水質逐步好轉。
今年1月4日,新年第一個工作日的上午,南山區環保水務局接報,位于半島城邦花園與南海玫瑰花園三期之間的海域范圍,發現有 “黃水”排出。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開展調查;1月5日,南山區環保水務局根據工地分布區域和不同施工階段,篩選了重點涉嫌工地;1月6日,南山區環保水務局采取從排水口溯源的辦法,聯合深圳市水務集團蛇口分公司,將管道沿線每個雨水井打開觀測,最終發現源頭位于半島城邦四期工地。
“黃水”的源頭得到確認后,南山區環保水務局執法人員立即責令該項目施工單位進行整改,在未完成排水設施清理改造以前不得向市政管網排水。同時對該施工單位涉嫌違法排水的行為進行立案查處。
南山區環保水務局加強水資源保護和管理,著力服務和改善民生,取得明顯成效。水務執法方面,開展打擊偷排泥漿、排水管理、鞏固河道整治成果、二次供水等專項執法行動。去年檢查河段18處、餐飲業200余家、在建工地60多處、二次供水居民小區86家,立案查處10宗,維護了全區正常排水秩序。
排水和節水管理方面,積極開展排水許可證審批工作,去年審批68個非建設項目城市排水許可證。繼續抓好節約用水工作,完成了一批單位用戶用水計劃審批、建設項目用水節水備案工作,創建了一批節水型居民小區并通過市水務局組織的專家組驗收。
飲用水和供水安全保障方面,開展飲用水源區環境監管專項治理行動,對水源保護區內可能產生重金屬、化學品、危險品、醫療廢棄物的10余家企業進行全面排查,督促企業合法生產、規范生產。聯合街道開展“雨季行動”,拆除違法搭建物及清理菜地1000多平方米。通過各種措施,保障了西麗水庫、長嶺陂水庫這兩座“水缸”飲用水源100%達標。
水土流失預防監管方面,嚴格執行 《南山區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審查審批制度》,去年共審批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109份,對全區各在建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實情況、轄區內127個項目進行了檢查,對其中88個在建項目進行了重點的監督檢查,開出7份督促整改通知書,消除了水土流失隱患。
此外,南山區環保水務局還簡化水保設施竣工驗收程序提高驗收率。通過制定簡化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工作程序,提高了開發建設單位申報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工作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我區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專項驗收工作。
民生水務 40個小區喝上優質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務工作與百姓民生息息相關。區委區政府對民生水務工作寄予厚望,區委書記姜建軍強調指出,“治水就是為南山老百姓造福!”“正本清源”工作行動是水務工作的一項重點。區環保水務局積極推動正本清源工作開展,創建排水達標小區。截至去年底,南山區共推進223個住宅小區排水管網改造工程,有174個小區已完成了改造施工,另49個小區也由各街道辦陸續組織進場施工。按照市清源辦下達任務計劃,積極創建排水達標小區,完成了76個排水達標小區創建任務,超額56%完成工作任務。
飲質飲用水工程是市民關注的一項民生水務事項。由于歷史原因,目前在全市居民小區用戶飲水安全、供水規范管理等方面的確存在兩大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是全市現有大量的住宅小區仍在使用2000年被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鍍鋅鋼管或灰口鑄鐵管,導致用戶龍頭水質明顯下降和滲漏嚴重,其中約三分之一的小區存在明顯的 “黃水”、雜質沉淀等現象,約40%小區的漏損率超過10%,部分小區甚至高達30%。
經過大力推進優質水入戶工程,目前不少居民小區已實現優質飲用水入戶。據市水務部門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優質飲用水入戶第一期、第二期200多個居民小區的優質水入戶工程和原特區外社區管網改造三、四期工程已陸續進入施工階段或基本完工。通過改造,用戶龍頭水質明顯改善,小區管網漏損下降到4%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市各區中,南山區優質水入戶工程進展速度超前,截至目前,南山區共完成40個小區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改造,其中文德福等33個小區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已完成竣工驗收,另7個小區也正在組織竣工驗收。南山區今年計劃再改造24個小區及1個自然村,目前已在做進場施工準備。
家住南山區文德福小區的居民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小區的管材已換成不銹鋼鋼管,經過管網改造,現在家中水龍頭出來的水質得到很大改善,管網漏損率及爆管維修次數大幅降低。 “曾經困擾我們多年的黃水、銹水問題完全解決,現在喝水放心了,感覺整個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另一位家住文德福小區的住戶李小姐也開心地告訴記者,自來水水質的提升讓生活在深圳的市民覺得特別有幸福感。 “以前是出廠水質有高標準,現在龍頭水也同步高標準。有了優質水入戶工程的實施,不久的將來全部深圳人都可喝上沒有二次污染的飲用水。”
民生水務中,防洪治澇工作同樣取得積極成效。一是開展市政道路排水管網暢通工程。對留仙大道入塘朗山隧道口、沙河西路廣深橋下、茶光路文光村村口等6處市政道路進行了排水管網清疏。同時與市水務集團對 “5·11”、 “5·23”暴雨期間出現的23處積點進行了整治。二是推進易澇點整治工程。完成新圍村外圍雨水截排工程、百旺片區易澇點整治工程、南頭新汽車城及智恒產業園市政給水排水排污工程、平山村排水管網改造工程。三是積極實施防洪安全整治工程。開展了麻磡河水毀修復工程、白芒關東側二線關市政道路臨時排洪渠工程建設。目前,麻磡河水毀得到了及時修復,改善了河道行洪斷面,2015年汛期麻磡河行洪保持順暢,麻磡村內無積水現象。四是開展城中村排水管網暢通工程。制定了城中村排水管網整治方案,通過新建截水溝、增設雨水箅子、管網清疏等工程措施,解決城中村內澇問題。
治水提質 南山在行動
南山區新一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治水提質工作,按照《深圳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治水提質行動的方案》,制訂了《南山區治水提質行動方案》。按照該方案,未來5年南山區將投資11.54億元實施一系列治水提質工程。結合這一行動方案,南山區環保水務局今年將著重在水環境治理和民生水務兩大方面下功夫,立足民生進一步推動水務工作開展。
創建排水達標小區50個
2016年是城市管理治理年。南山區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做好水環境綜合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水環境綜合治理為重點,以工程治理為主要手段,全面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促進水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一是加強源頭治理。創建排水達標小區50個,完成住宅小區排水管網清源改造30個,督促非住宅小區類排水戶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從源頭實現雨污分流。全面清理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種植養殖、違法搭建、地下作坊、暴露垃圾等,最大程度削減入庫污染負荷。加強入庫支流污染綜合治理,啟動麻磡、大磡、白芒、牛成河等4條入庫支流綜合治理。
二是加強河流海域水污染防治。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加大以河流為重點的黑臭水體治理力度,實現深圳河灣流域旱季漏排污水全收集處理,大沙河、后海河入河排污口全截流。
三是加快完善水污染治理設施體系。加快完善污水支管網,努力建成 “用戶—支管—干管—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收集系統。
讓更多居民喝上“直飲水”
民生水務方面,南山區環保水務局將以民生實事為切入點,積極開展惠民利民水務三防工程建設,提升轄區居民幸福指數。
一是積極推進住宅小區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建設。在2015年完成20個住宅小區入戶改造,累計完成40個住宅小區入戶改造的基礎上,2016年完成新增20個住宅小區的入戶改造工程。
二是積極開展內澇整治工程。抓緊推進望海路半島城邦段雨水排放工程、創盛路排水管網改造完善工程、深南大道(名商高爾夫球場段)排水箱涵改造及塘朗工業區內澇整治工程。
三是推進部分路段溝渠黑臭治理工程。完成十二號渠龍海家園段環境整治工程,實現景觀提升,解決臭氣擾民問題。
“治水”知多少?
為何要正本清源,雨污分流?河流污染治理是一大難題,目前實施的截排工程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水環境,但都是從末端進行治理,要從源頭上治理深圳水環境,必須針對深圳水污染現狀,從源頭上抓起,雨污徹底分流,實現正本清源。深圳市從2007年啟動排水管網清源行動以來,創建了3300多個排水達標小區,改造了數千公里雨污混流的管網。
什么是分流制排水體制?分流制排水體制是指生活污水、產業廢水、雨水分別采用污水管網和雨水管網收集,其中,生活污水、產業廢水經污水網收集輸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放至水體中;雨水經雨水管網收集后,直接或者通過雨水泵站提升排入水體中。
為什么家里陽臺放洗衣機、安裝洗手盆會導致河道海域污染?大部分住宅小區特別是老舊小區,在建筑設計時,景觀陽臺的排水管是與小區的雨水管聯接的,并通過小區雨水管道排入市政道路雨水管后流入河道、海域。因此,景觀陽臺放置洗衣機、安裝洗手盆,甚至將廚房改在陽臺上,所產生的污水就會通過雨水管排放到市政雨水管,再排入河道、海域,造成河道海域發臭、發黑的污染情況。
住宅小區排水管網改造工程的目標?
為深入開展清源行動,從源頭治理水污染,深圳市啟動全市住宅小區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對為數眾多存在雨污混流現象的居民住宅小區的排水管網采取工程措施進行雨污分流改造。它的目標,是讓我們的河流和水域都清潔起來。要實現目標,需要全體市民的支持和配合。
市民如何參與正本清源,雨污分流?
(1)積極支持區政府實施住宅小區排水管網改造工程。
(2)不要在住宅景觀陽臺擺放洗衣機、安裝洗手盆,否則污水將通過雨水管道流入河流,造成河流及大海的污染。
(3)裝修房屋時,不要擅自改動雨污排水管道,以免造成錯接亂排的情況。
(4)按照《深圳市排水條例》規定,工業企業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性質的排水單位和個人,應當辦理排水許可證。
來源:蛇口消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