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較場尾是大鵬新區最早完成污水集中處理整治的社區。 資料圖片
|
日前,大鵬新區舉行了“美麗大鵬”微暢談社區行第四期活動,記者獲悉,新區建成3年來,污水管網建設幾乎是從零開始,2012年新區污水集中處理率不足10%,不少社區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影響了生態環境。通過3年的努力,2014年底污水集中處理率已經達到58%。大鵬新區建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高俊合表示,新區計劃三年內完成22個片區的污水管網和9條河流的綜合治理工作,新區污水處理率將達90%以上。
新區成立3年污水處理率提高四成
“新區成立后,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人類活動頻繁,特別是旅游業帶來了每年1000多萬人次的游客量,這迫切需要新區加快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減少污水對環境的破壞。”有業內人士表示。
據介紹,大鵬新區今年初開始實施的“美麗大鵬”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以生態立區,對污水處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污水管網,新區將三個辦事處劃分為24個片區,投資11億元,到2017年底要完成22個片區的污水支管網建設,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新區建管中心相關人士表示,通過污水管網可以把每家每戶、每一個場所產生的污水進行雨污分流,通過干管運輸到污水處理廠站進行處理。“只要產生污水的地方,這個污水必須要接到管網里面來,不能隨意排,也不能朝地下排,更不能朝河里或是海里排,一定要保護好大鵬的水環境。這就是污水支管網工程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三年來新區污水管網建設的推進,目前新區污水集中處理率由新區成立之初的不足10%提升至58%,一些已完成污水集中處理整治的片區環境質量也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如目前王母河北直支流下沙安置區有一段450米長的河段已經完工,周邊污水被截流之后,河里已有了不少小魚,傍晚還有海鳥飛過來,還有一些鴨子游來游去”。
較場尾也是受益于污水管網建設的片區之一。較場尾是大鵬新區最早完成污水集中處理整治的社區,20公里的污水支管網將200余棟建筑物地下相連,將污水全部集中處理,目前較場尾污水直排入海的現象已經得到徹底改變,海水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
越來越多居民支持污水管網建設
隨著今年大鵬新區啟動“美麗大鵬”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大鵬新區污水管網建設也在加速推進。今年初,新區的土洋、上洞、南隆等6個社區的支管網建設全面展開,居民家中現有的雨水管道直接接入雨水管,新建的污水管道再接入污水管,全面實現雨污分流。
“目前污水管網建設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比如污水管網建設難度大、周期長,導致污水處理廠不能充分發揮效益;由于大鵬依山靠海,地質十分復雜,地層變化大,地上又臨近民房,施工難度大;污水管網大多埋設地下,不征用土地,開挖不可避免的會對沿線單位、社區生活交通帶來影響,工作面往往難以協調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施工進度。”大鵬新區相關人士表示。
不過,目前大鵬市民對于污水管網建設的意義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市民開始克服管網建設對生活帶來的影響,積極支持這項工作的推進。較場尾民宿老板阿倫表示,最初他是反對污水管網建設的,因為客棧的污水是排到化糞池,入戶施工會影響到客人,后來了解到這個片區的污水都是直排進海中,對海水污染非常大。而污水管道入戶實施雨污分流,污水將收集處理,可以保護好這片海。“較場尾的海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海,肯定要支持啊”。
“市民的支持和配合,會使我們更好地加快污水管網的建設。”大鵬新區建管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也建議成立由區領導掛帥,相應辦、局、街道辦、社區等各個單位參加的新區污水支管網工程建設指揮部,強力推進。來源: 南方日報(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