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96.5%的村莊實現規模化集中供水,水質經過多級檢測
過去,諸城市的很多村莊實行定時供水,錯過接水時間村民就無飲用水可用;如今,大部分社區實現了規模化集中供水,水龍頭一開,清澈的自來水便可隨用隨取。這得益于完善的供水工程設施和規范的水質檢測流程。5月27日,記者從諸城市水利水產局了解到,目前該市已建成規模化集中供水工程8處,84.42萬農村人口喝上安全飲用水。
從前春夏井無水
如今全天都有水
27日上午,記者來到諸城市枳溝鎮喬莊村,村民鄔學義正在家里接水洗菜。自從村里實現規模化集中供水后,他家里24小時自來水不斷,非常方便。鄔學義告訴記者,水質、口感也比以前的井水好多了。
鄔學義今年59歲,見證了村民民飲水的變遷。他告訴記者,他小時候,各家院落里都挖一口飲水井,靠人力從井里提水喝。30年前,村里安裝上了壓水井,比提水方便多了。“后來,我們村實行了集中供水,也就是村里有一口井,井水抽上來后供到各家各戶。”鄔學義說,村集中供水時的井水沒有經過處理,口感發澀,燒開后水垢非常多。“以前村里定時供水,如果錯過了接水時間,就意味著沒水用。”鄔學義說,有時趕集或干活錯過了接水,就只能到鄰居家借水。
記者了解到,諸城市實現農村規模化集中供水后,不僅平原上的農村用水方便了,山區里的住戶也不用為飲水發愁了。林家村鎮高家莊子村是個山區村莊,每到春夏季節,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井無水可抽,村民飲水就成了問題。
27日,高家莊子村村民鄭夕山對記者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附近的石門水庫每年春夏季節就會開閘放水,讓水庫里的水進入河流中,通過河流補給井水的方法,間接地解決村民飲水難題。
自從村里實現規模化集中供水后,150戶村民實現了24小時供水。“和過去相比,現在的自來水好了幾百倍。”鄭夕山說,真沒想到,全村能喝上和城區一樣的自來水。
對水質層層把關
水廠每天測指標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了諸城市墻夼水廠,在凈水車間,水質處理聲清脆入耳。在水質檢測中心,幾名工作人員正在對水質化驗。該水廠負責人孫煒棟說,該水廠設計日供水2萬立方米,為枳溝鎮、賈悅鎮、舜王街道和龍都街道4個鎮街18萬人口供水。
諸城市水利水產局農村自來水管理處主任王平說,目前諸城實現了水源水、出廠水、末梢水全程管理和主支管道壓力、流量等指標的在線管理和全程監測。
“在水質管理上,嚴格實行水廠自檢、諸城市及濰坊市抽檢的制度。”王平說,水廠每天一次對出廠水進行9項水質常規指標檢測,每月一次對出廠水和末梢水進行42項水質常規指標檢測,每半年一次對水源水進行21項水質指標檢測,每年一次對出廠水進行106項水質指標檢測;該市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中心每月一次對水廠管網末梢水進行42項水質常規指標抽檢,每季度一次對水廠出廠水進行42項水質常規指標抽檢,每半年一次對水源水進行21項水質指標檢測;濰坊市每季度一次對各水廠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進行42項水質常規抽檢,保障各類水質指標都符合飲用水標準。
保護四處水源地
1255個村莊受益
據諸城市水利水產局研究室主任周德寶介紹,諸城市于2013年底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基本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通過“新建、擴建、改造、延伸”等措施,大力發展規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大幅提高集中供水工程覆蓋范圍。目前,該市已建成康源、龍泉、墻夼、郭家村、石門、吳家樓、松元和岳嶺8處規模化集中供水工程,設計日供水規模18.6萬噸。現有規模化集中供水管網輻射1255個自然村,受益人口84.42萬人,覆蓋率達到96.5%。74個難以輻射的自然村,配備了消毒設施,實行單村供水。
記者了解到,為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諸城市將承擔農村供水任務的郭家村、吳家樓、石門、松元4處水庫劃定為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區。
同時,為了保障供水服務水平,諸城市開通了“水利116”服務熱線,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調度、分級服務,建立起農村飲水安全服務體系。
除此之外,周德寶說,諸城市實現了供水管網互聯。如果某一道管網出現問題,與之相連接的另一道管網就會啟動開關,避免因為管道問題而斷水。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