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工程方案,千島湖配水工程包括千島湖進水口、輸水隧洞、閑林水庫取水口等部分,供水規模為每年9.78億立方米,輸水線路全長約112公里,工程規劃總投資96億元。工程建成后將按“優水優用、優水優價”原則實施分質供水。
年供水量近9億方 杭州千島湖配水工程如期推進
因引發爭議而擱置近十年的千島湖配水工程終在2014年開工。
對于僅擁有錢塘江一個水源的杭州而言,近年來發生的20余起錢塘江環境污染事故,日益威脅著市民飲水安全。2010年底,浙江省政協召開錢塘江流域水資源水環境保護與利用議政建言會,千島湖引水被重新提出;2011年11月,《杭州市“十二五”水利發展規劃》披露將投資建設十大水利重點項目,第一項就是“新安江引水工程”;次年,“加快千島湖引水工程前期工作”被寫入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2013年底,該工程作為浙江省重點水利工程立項審批。
2014年3月7日,“杭州第二水源千島湖配水工程”終獲“準生證”,得到浙江省發改委批復,就該工程對環境影響的第一次評價也于3月12日起對外公示。但就在公示第6日,工程便遭地處千島湖庫區市縣之一建德市的14000多名市民聯合簽名反對,建德市民認為該工程會對當地生態造成破壞,“保供水”理應通過痛下決心治理污染來實現,而不是通過“上游引水”這樣輕而易舉的手段達到。
面對工程所遭受的相關質疑,杭州市林業水利局局長周定炎此前在接受某權威媒體采訪時回應,杭州市林水局已請中科院、浙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專家做出過30多個可行性報告,優先利用千島湖優質水與保護錢塘江水質相結合并不矛盾,合理利用優質水資源的同時不會放松對錢塘江水資源的保護。
淳安段建設日前啟動
于2014年底開工,預計2018年通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島湖配水工程的建設正如火如荼。
近日,浙江省重大工程交易網信息顯示,位于淳安境內的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島湖配水工程施工1標,由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標。這標志著千島湖配水工程淳安段工程建設現場開始啟動。
據了解,該標段范圍為進水口及金竹牌支洞控制段——石毛畈支洞控制段,工程總投資5.4062億元,工期為37個月,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千島湖進水口、進水口地下洞室及觀測平臺、管理區場地平整及護坡、進水口對外交通、7.1千米長的輸水隧洞等土建工程。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島湖配水工程,是關系到杭州880萬居民飲水安全、健康及錢塘江水資源科學配置的重大民生工程,是省重點建設項目。“配水工程”從淳安縣境內金竹牌取水,通過輸水隧道將水引至杭州市余杭區閑林水庫,引水線路全長112.34公里,設計年取水量9.78億立方米,工程總投資約97億元。其中,淳安段工程主要涉及千島湖鎮的富澤村、淡竹村、農林村3個行政村,和部分屬于新安江開發總公司的土地。
經過前期3個多月的努力,截至4月中旬,涉及土地征用的215戶已經全部完成協議簽訂,合計征用土地221.44畝,租用土地122.46畝,從而為工程全線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千島湖配水工程全線長112公里,每年將從千島湖配水9.78億立方米。建成后供水范圍覆蓋杭州主城區、蕭山區、余杭區、濱江區、富陽市、桐廬縣和建德市部分地區。杭州是全國省會城市中僅有的兩個從江河下游取水的城市之一,任何水體的意外事件或者強潮時的咸水入侵,都會引起杭州飲用水體系的不適。但關于是否從千島湖進行配水一直有較大爭論。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島湖配水工程建設指揮部相關人士解釋,除了水質優良外,第二水源的選擇必須考慮四大因素,即地理位置、水資源、工程條件和環境影響,綜合這四大因素的研究,千島湖是作為杭州第二水源的最佳甚至唯一的選擇。
為什么非得是千島湖?
為什么非得是千島湖?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島湖配水工程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說,飲水品質一流的城市,絕大多數都選擇以水質更優的水庫或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源。而在全國39個省會和副省級城市中,以水庫或地下水為水源的有30個,占總數的77%。
對于杭州來說,第二水源的選擇必須考慮地理位置、水資源、工程條件、環境影響。“綜合這四大因素,千島湖是作為杭州第二水源的最佳甚至唯一的選擇。”這位負責人表示。
數據顯示,千島湖位于錢塘江上游,是國家確定的戰略水源水庫,正常庫容178億立方米,年來水量101.2億立方米,水量充沛,水質總體屬于Ⅰ—Ⅱ類水體。
對公眾最關心的環境影響問題,在項目前期研究論證階段,杭州方面已委托了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浙江大學、浙江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專業機構進行了10余項的專題研究,給出數據與結論:工程不存在重大環境制約因素。
根據上述單位研究,通過調整新安江電站的運行調度方式,在汛期將更多的水存儲在水庫中,在枯水期加大電站下泄水量,來保證千島湖水位以及枯水期新安江大壩下游河道流量。配水后,千島湖基本可維持湖水現狀水位,其多年平均水位還略有抬升,配水對水流流態的改變也僅在取水口附近400米小范圍內,不會影響千島湖水質。
根據研究,配水后,新安江壩下河道流量在枯水年中枯水月不利的情況下,減少量僅占配水前的4.88%—1.5%;水質主要指標影響幅度在6%以內,不會引起水質類別的改變;壩下河道全年平均水溫影響變幅不超過0.1℃,最大變幅不超過0.3℃;氣溫影響幅度在0.08℃以內;江面水溫與氣溫溫度差影響幅度在0.17℃以內,而且越向下游影響變化比例越小,都在河道生態適應環境自身變化幅度以內。
“可以預見,千島湖不會因為配水工程而改變它原有的生態環境與秀美風光。”上述負責人說。浙江省水利專家鄭雄偉也認為,配水工程的量對千島湖來說確實不大,對千島湖和新安江水質絕對沒有影響。來源:中國環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