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中午,三水下起了黃豆大的雨點。記者來到區第三中學以東,只見這條長約200米,寬約1.5米的排水渠已實現硬底化,渠中水流嘩啦啦流淌。該渠是大塘鎮新蓮塘村、鎮郊村農田排灌水的主要溝渠,也是區第三中學及大塘圩居民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
一位正要下地勞作的農戶稱,該段排水渠未實施硬底化前,經常淤塞。“每年雨水多的時候,水直接倒灌農田,成片農田被淹沒。”該農戶說,水甚至能漫至附近的建設路,導致水浸街,這樣的情況已持續多年。幾位從此處經過的區第三中學學生也稱,往年夏季,因排水不及時,該校舊宿舍一帶經常遭遇“水漫校園”的尷尬,給學習、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去年8月,三水推出“民生微實事”立辦制改革,經由大塘村黨總支部書記林礽浩等代表提議,該排水渠的改造被納入大塘鎮首批“民生微實事”項目。去年10月工程開始施工,11月完工,排水渠實現了硬底化,共砌筑渠道218.89米。學校東側道路也進行了改造,兩側鋪上了彩磚。工程總投入超過23萬元。
今年開始,附近800畝農田將得到有效排灌,學校也不再受到水患困擾,直接受益人群達2000人。對于改變,農戶和學生都很期待,希望在接下來的雨季中,該排水渠能順利通過“考驗”。
大塘鎮首批“民生微實事”的實施,也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了關愛。在大塘鎮,農村人口占主流,大部分父母忙于生計,將孩子完全交給學校,但學校又往往缺失成長教育。去年9月,大塘鎮投入4.76萬元實施“農村兒童‘童趣空間’項目”。項目分為孩子成長日記、校園跳蚤市場、玩具DIY高手、職場小達人等10個主題板塊,幫助農村兒童健康成長。
大塘鎮黨政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首批8個項目中,除了上述2個外,大塘農業園區東園永平片道路改造、永平西社屋塘邊運河清淤、油金二橋新蓮塘路口交通安全設施新建、念塘榕樹頭至工業園興唐路路燈安裝等4項工程,和企業職工綜合素質提升、農業技術培訓等2項服務均在去年完成,共投入近89萬元。第二批的8項“民生微實事”目前已完成了7項,第三批的8個項目已于日前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