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遜湖水質降至五類 記者探訪3處排污口 最大城中湖亟待鐵腕治理
另據長江日報2015年1月27日報道:
投資過百億的《武漢市主城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五年行動計劃》已進入第3年,武漢污水入湖的治理效果如何?昨日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截至2014年底,主城區污水處理能力每天增加25萬噸,達到每日203.5萬噸,相當于一年可以減少一個東湖體量的污水量入湖。明年,中心城區40個湖泊還將實現全面截污。
排污是影響湖泊水質的重要頑疾,污水使水質變差,惡臭難聞,還容易造成大規模死魚現象。截至2014年底,主城區共建成12座污水處理廠,污水提升泵站54座,1700公里污水管網,僅污水管網的長度就遠超武漢到北京的距離。其中龍陽湖、墨水湖、湯遜湖、東湖、南湖的治理效果最為明顯。
記者在墨水湖巡湖時,周邊居民指著一處排水口稱,原本生活污水就從暗流處排出,夏天時湖水臭得不能靠近,現在完全沒味道,也不怕翻塘了。據了解,墨水湖污水已截入南太子湖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周邊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備受關注的東湖、南湖截污也有了明顯進展,在位于華科大東校區的湖溪河排污口, 原來日均向東湖排放污水2.5萬噸,目前已經成功實現截污。
今年污水治理兩年決戰計劃正式啟動,將深化東湖、南湖、湯遜湖、墨水湖等湖泊截污,實現全市中心城區40個湖泊全面截污。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稱,污水兩年決戰計劃受益后,主城區污水骨干系統將基本完善,湖水污染現象將得到有效遏制。
據悉,日前我市政府印發了《武漢市中心城區排澇、治污、供水兩年決戰行動計劃》,計劃用2-3年時間,實施149個項目,投資140億元,新改擴建一批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提高至287萬噸/日,建設300公里污水管網,中心城區污水管網達到2000公里;同時,全力推進雨污水管網混錯接改造和社區、高校、企事業單位內部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建成基本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統,以實現中心城區湖泊、港渠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