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16日,在青年渠21公里處的渠道,南郊供水管理公司工作人員劉永宏(右)和同事正在用冰鏟搗破腳下的淤冰。
![]() |
大型機械在清理渠面淤冰。(本報記者魏向陽攝)
本報訊 (記者郭軍鴿)1月16日,在青年渠21公里處的渠道上,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南郊供水管理公司工作人員劉永宏和工友腰系長繩跪在冰面上,雙手緊握長長的鋼釬、冰鏟用力搗破淤冰,繩子的另一端分別被另外兩名工友緊緊拉住。
近期,由于積雪連帶冰塊沿青年渠順流而下,造成部分渠段堵塞,形成淤冰。淤冰嚴重的地方,渠水漫出渠道,造成水資源流失,影響烏拉泊水庫蓄水。日前,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啟動冬季引水預案,加大石門子渠首至青年渠之間渠道的破冰工作,增加水庫蓄水。
當日上午,記者來在永豐鄉上寺村附近看到,渠道幾乎都被冰雪覆蓋,少量渠水和冰塊沿渠流動,大部分渠道堵塞,形成淤冰,有的渠水順著冰面流到渠干兩邊的道路上。每隔一段距離,就能看見身上綁著安全繩、揮著冰鏟、鋼釬打冰的工人和轟鳴作響的輪式挖掘機。
南郊供水管理公司主任工程師張長江說,水面結冰,形成冰蓋后,水可以從冰蓋下流動,一旦氣溫升高,會造成渠道出水口大面積的冰塊淤積,影響水流,必須人工除冰。除了青年渠破冰、在大西溝引水管道進水口石門子渠首閘門處還吊起了四個油漆桶蓋起棉被,燒煤給水加熱除冰。
烏魯木齊水業集團生產運營部副部長徐玉霞介紹,近些年,隨著城市用水量的逐漸增加,水資源日益緊缺。如今,每年冬季都要破冰引水,從冬天就開始為水庫蓄水,保障城市的供水。數據顯示,截至1月17日,大西溝水庫、烏拉泊水庫、紅雁池水庫三庫總蓄水量為3645萬方,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791萬方。對于水庫蓄水量減少的原因,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分析,一方面是由于近年來1號冰川退縮嚴重,導致烏魯木齊河來水量明顯減少;另一方面是因為城市用水量持續增加,造成源水蓄水不足。
烏拉泊水庫管理站黨支部副書記、副站長李金成介紹,烏拉泊水庫是烏魯木齊市居民的飲用水主要來源,其進庫水主要由烏魯木齊河水、五道溝泉水和庫盤水(地下水)三部分組成。
“如果冬季不引水,估計到今年3月,烏拉泊水庫基本上沒多少水量給城市供水了。”李金成表示,目前只能盡量把上游的水引到烏拉泊水庫,保障水庫水量進出平衡。
青年渠由后峽流經烏拉泊水庫,是烏魯木齊河的一部分,渠長共32公里,常年奔流不息的河水是渠道兩邊農民灌溉農田的水源,更支撐著整個烏魯木齊的城市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