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熊曉艷 昨日,杜阮及江會片區的排水專項規劃進行公示,針對部分路段、河道排水不暢問題,規劃中采取增設泄洪通道和加建泵站的方式進行緩解。此外,包含在該片區內的江門市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杜阮污水廠,也將根據污水預測量擴建納污范圍為20萬m3/d。市民可在2015年1月3日前的公示期內提出建議。
規劃范圍達107平方千米
杜阮及江會片區位于主城區中西部,規劃范圍東至天沙河-江門水道,南至新會大道-圭陽路-圭峰山山脊線,西側及北側分別至筆架山、石貓山山脊線,總面積107平方千米。規劃期限為2014-2020年。
江門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完成后,將實現江門市主城區排水規劃的全覆蓋。“目前來看,規劃片區有一些地段落雨時會出現較嚴重的水浸,而部分地段排水困難需要水泵抽水,所以規劃需將雨水排水系統理順。而江會片區地勢落差較大,南部地勢較低區域的排洪壓力較大;并且現狀泄洪通道多有瓶頸,部分泄洪通道被擠占。”
新開發區域 雨污分流排水
從具體規劃來看,杜阮河北側片區因總體地勢較高,大部分可實現自排,未來將增設山體洪水泄洪通道;而其南側片區,將對木朗北河上游增設一條泄洪通道直接排入杜阮河,減少下游泄洪壓力。局部地勢較低的木朗涌區域及南、北蘆村等,可采用泵站進行抽排。
針對江會片區部分泄洪通道被擠占問題,保留現狀排水暗渠并進行清淤疏浚,自然排放至江門水道。同時,在龍灣河上游增設兩處泄洪通道直接排至江門水道;新增圭陽路暗渠及石龍里暗渠,減低原排水系統負荷;在上淺口及下淺口各新建一座區域排洪泵站,對會城河防洪系統雨水抽排至江門水道。
根據規劃,村莊近期將維持合流制排水系統,遠期將結合舊村改造實施雨污分流改造。而在老城區,杜阮河、天沙河沿線建成區目前實施截污管道,近期將保留原來的系統不變,中遠期也將結合道路改造或城市更新時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新開發的區域,將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體制。
擴建杜阮污水廠規模
目前,江門市城區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是正在完善建設的杜阮污水處理廠,納污范圍包括杜阮片區和蓬江區天沙河西岸區域。
“從長遠預測來看,未來城市對于污水處理廠的容納量會越來越高,我們根據預測污水量推算出污水設施的規模。”市規劃局負責人介紹,根據污水預測,規劃區2018-2020年污水收集總規模為15.33萬m 3/d。而目前全市最大的污水廠———杜阮污水廠預測遠期處理污水量為19.54萬m3/d,規劃按20萬m3/d進行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