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文學家雨果說過“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高樓林立,光鮮亮麗的地上建筑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而看不見的地下排水管線不僅與城市的宜居狀況和民眾的起居出行息息相關,而且事關后代的福祉。
為了建設好城市排水系統,長春市近年來大力改造和建設地下排水系統。城市排水設施的規劃、建設、管理等各項工作穩步開展,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系統逐步完善與穩步運行,為城市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改善民生、優化環境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目前,長春市排水系統分為伊通河、串湖、西新開河和東新開河四大排水系統,城區的自然降水均由以上排水系統排出。今年,長春市計劃改造市政排水管線14.4公里,目前已經完成永昌路、牡丹胡同、東中華路北胡同、長源胡同、清明節西胡同等共計8.58公里,完成了計劃的59.6%。同時,擴建、新建兩座污水處理廠,工程正在有序進行。
改善民生
改造管線 10余萬人受益
近年來,長春市未發生過較大城市內澇、洪澇災害和重大污染問題,這得益于長春市大力改造城市排水系統。
尤其是今年,作為幸福長春民生計劃的一部分,長春市計劃改造棄管住宅區排水管線8公里。截至目前,共解決萬福街市政宿舍、旺達小區、天寶街省委宿舍、吉法小區、銀星小區、長達小區等40處棄管住宅排水問題,共翻建排水管線5.1公里;疏通棄管住宅區排水管線12.4公里;清淘檢查井、雨水井1405次;更換、調整檢查井813座次,處理各類拆訴1800余(件)次。
長春市市政維管中心排水部部長李明洋說,還有10余處工程在開工,預計10月末完工。今年年底,長春將有10余萬居民受益于棄管小區排水管網改造工程。
長春市還對部分城區積水點進行了改造。改造的積水點包括了東環城路與東新路交會處、新鄉路(新榮街-遠達大街)、公平路樂群街路口、文昌路(亞泰大街-人民大街)、繁榮路與人民大街口等多處積水隱患。同時通過增設收水口等辦法緩解了青浦路與新竹路交會、宋家路與榆樹北街交會等5處積水點,并繼續對東新開河、西新開河、翟家明溝等河道水系進行清淤改造,共完成河道清淤改造38公里。
增強處理能力
將建省內最大污水處理廠
目前,長春共有污水處理廠9座,總污水處理能力為101萬噸/日。分別是西郊(15萬噸/日)、北郊(39萬噸/日)、天嘉(2萬噸/日)、雙陽(2.5萬噸/日)、南部(15萬噸/日)、東南(10萬噸/日)、汽車廠(2.5萬噸/日)、北部污水處理廠(5萬噸/日)、西部污水處理廠(10萬噸/日,試運行)。其中西郊、西部、南部和汽車廠污水處理廠負責西新開河水系污水處理;天嘉污水處理廠負責串湖水系的污水處理;北郊、東南和北部污水處理廠負責伊通河水系的污水處理。另有在建污水處理廠2座,分別是北郊二期擴建(39萬噸/日)和新建串湖污水處理廠(20萬噸/日)。
在團山街與北環城路交會,工人在為北郊污水處理廠的擴建工程忙碌。現場,初沉池、二沉池等設施已初具規模,負責該項目建設的中鐵一局項目總工程師楊偉才說,北郊污水處理廠既有10萬m3/d污水深度處理能力,擴建提標后處理規模達到78萬m3/d,將成為吉林省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污水經深度處理之后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一級A標準。楊偉才說,工程預計2015年通水試運行。
加大執法
未拿證的污水不能隨便排
2013年國務院出臺了《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長春市立即在該條例的基礎上組織編制了《長春市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管理辦法》,并于2014年4月15日頒布實施。辦法中規定,向城市排水設施排放污水,應當向長春市建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領取污水排水管網許可證。未依法取得排水許可證的,不得向城市排水設施排放污水。
與此同時,辦法對危及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的行為加大了處罰的力度。長春市市政設施維護管理中心副主任由平均說,以前違反有關規章處罰很輕,從5000元到2萬元。新辦法加大了處罰力度,將最高處罰限額提高到50萬元。
截至目前,已經處理了10多起違規排放污水事件,最高罰款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