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為公司授牌并講話,市水投和市水務資產總量今年預計達1000億元
據重慶日報消息 11月7日,整合全市國有水務資產的重慶市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這是我市繼實施水務投融資體制改革和水務項目建設運行體制改革取得豐碩成果后,面對新時期新任務的又一次改革創新,標志著重慶水務行業正式邁入“大水務”時代,形成了統一規劃、城鄉統籌、上下游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體系。
市長黃奇帆為市水務資產公司授牌,市領導胡健康、凌月明、楊天怡參加授牌儀式。
市水務資產公司是市政府設立的統籌城鄉水務一體化經營和管理的新型集團公司,為國有獨資公司、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對市水投公司、市水務股份等企業依法行使國有股東職責。作為財政性項目的“總平臺”、“總賬戶”、“總業主”,市水務資產公司將承擔全市重點水源、城鄉供水、污水處理、大江大河治理、地方水電骨干渠系工程等城鄉水務的建設管理任務,并形成集源水、供水、排水、水電及相關水利設施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整合具有里程碑意義
黃奇帆說,市水投公司和市水務股份整合重組,成立市水務資產公司,是重慶國有企業資產運作、體制調整促進發展的一件大事,是市委、市政府貫徹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的戰略舉措,是重慶水利建設和水務事業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去年,市水投和市水務資產總量達到800億元,今年預計會達到1000億元,這意味著重慶多了一個世界500強級的企業。
黃奇帆說,這些年,市水投公司和市水務股份對重慶水務事業和水利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2002年前,全國43個重點城市水質量考核評比中,重慶排名一直在倒數幾名。2002年初,市水務公司資產只有20億元,其中就有13億的壞賬。此后,市政府著力推動水務公司的資產重組,通過調整水價、資本注入、與外國水務公司合資合作,使公司逐步走上正軌,到2008年成功上市,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水務上市公司。隨著水務公司的發展壯大,不斷加大水環境治理和地下管網建設力度,使重慶水質量明顯提升,這段時期也成為重慶歷史上水質量改善最快的一段時期,2007年以后,重慶自來水的質量就穩居全國43個重點城市前五名。
2003年前,全市水利投資一直比較少,1950年至2000年這50年的水利投資總和沒超過100億元,欠賬嚴重。“十一五”期間,我市未雨綢繆,五管齊下扶持水投公司發展,大幅增加水利投資,達到380億元,極大地彌補了歷史欠賬,改善了長期存在的工程性缺水狀況,大大提升了抗御水旱災害的能力。近幾年西南地區連續發生較為嚴重的旱澇災害,不少省市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而重慶卻總能有驚無險,平穩應對。
整合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
黃奇帆說,水務和水投的整合重組,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于統一全市水務規劃、統一運作工程項目、統一運作資金,實現“三統一”,形成城鄉一體化的水務集團,統籌全市的水規劃。“十二五”期間,市水務資產公司要充分發揮作用,一方面繼續加大農村水利建設的力度,投資總額將達到800億元,力爭提前五年實現2020年的水利發展目標;另一方面要不斷滿足城市人口增長帶來的用水量的增長,大力提升區縣城、鄉鎮、農村的自來水水質,使之達到主城的水平,讓市委市政府放心,讓市民滿意。
解讀
避免同業競爭 兩巨頭所獲資金統一調配
在授牌儀式上,重慶國資委負責人宣布相關人事任免:重慶水務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武秀峰任重慶水務資產經營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原重慶水利局局長朱憲生任總裁。武秀峰表示,兩大集團將在母公司的統一規劃下,獨立運轉。
武秀峰表示,新公司將肩負起探尋資本與產業協同發展的任務,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避免同業競爭。雖然重慶水投目前涉足的供排水業務不大,但卻與水務集團存在潛在的同業競爭。
首先是“融好資”。重慶水務集團作為上市公司重慶水務的控股股東,直接面對資本市場,而重慶水投是一個國家資金來源豐富的公司,兩大公司都有各自的資本來源,上級公司將進一步發揮兩大公司各自的融資優勢。
其次是“投好資”。無論是水務集團還是重慶水投,都是資產超過四百億元的超級航母,成立上級公司后,兩大公司所獲取的資金將統一調配,實現資源最優配置。記者 陳柯
投資
機構上調重慶水務投資評級
在揭牌儀式舉行的同時,上市公司重慶水務也同步發布了相關公告,立即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昨日,重慶水務以每股7.16元開盤,7.21元報收,漲幅為2.08%。相關機構發布相應行業分析,看好二者合并。
作為當初重慶水務上市保薦機構的銀河證券率先將重慶水務上調為“推薦”投資評級。該機構預測認為,盡管重慶水務的控股股東水務資產經營公司已通過書面回復表示:截至目前并在可預見的三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水務資產公司對上市公司不存在資產注入以避免同業競爭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但是重慶水投下屬水務資產在2012年注入重慶水務的可能性很大。上市公司業績或將因此進一步提升。記者 陳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