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市政協委員、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做客城市服務管理廣播時介紹,本市正在做海水淡化和巖溶水的前期調研。
據了解,今年3月到5月,市政協對本市水資源進行了調研,并形成了報告,今天下午,市政協將向市政府做相關匯報。據市水務局水資源處處長介紹,1999年,本市地下水埋深不到12米,這幾年連續超采,導致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埋深超過26米,平均每年下降1米多。密云水庫、官廳水庫來水量大量減少。
北京市政協委員、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彤介紹,本市正常水資源需求在五六十億立方米,這幾年大量在壓縮供水。十五期間,本市水的需求量40億立方米左右,十一五期間壓縮到35億立方米。經過分析,本市用水需求基本呈現拋物線狀態,現在在波底,未來5年,將會再漲回到40多億立方米。
張彤說,從近10年來看,本市真正資源量平均只有21億立方米,缺口比較大。補這些缺口主要來自于發展再生水,這幾年再生水已經超過地表水的供水量,還有雨洪利用,最主要是從外地調水。
據介紹,本市目前正在做海水淡化以及巖溶水的前期研究。海水淡化主要是把海水脫鹽,讓人類生活用。海水淡化涉及到一系列問題,如技術、成本、環境問題等。海水淡化的標準和技術在國內還沒形成一個體系,但國家海洋局已經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根據計算,海水淡化水出廠時,每立方米6元錢,再送北京,按很節約地計算可能上升到8至9元每立方米。如果要進行海水淡化,可能會在渤海灣取水。
張彤介紹,本市目前巖溶水的開采大約1億多立方米,將來期望達到2億立方米的需求。巖溶水主要在平谷、順義、昌平、房山等郊區縣。除了海水淡化、巖溶水,本市農業等部門已經開始考慮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缺水地區不種植高耗能的農作物。
張彤表示,本市目前雨洪利用設施還沒形成系統,排水系統存在缺陷,沒有建蓄水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