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水資源經營管理體制不合理。我國在水資源管理上有水利、建設、公用事業等部門,供水、排水,公共供水和自備井管理各自為政,各部門之間缺乏協調,不但造成水資源浪費現象長期存在,而且除自來水公司外,市場化經營在水資源利用方面一直不能順利實行。
????其次,目前作為污水處理廠運行經費主要來源的污水處理費征收數額不足以滿足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一是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基礎差,不同行政級別地區,不同的經濟發展地域征收情況差別很大。部分地市級以上的自來水公司經營管理比較成熟,產銷差率不大,公司多處于盈利狀態。在回收水費上,都有較完善的征收模式和催征措施,水費收費率高,作為捆綁征收的污水處理費用自然能夠征收到位。但是縣或縣級市的自來水公司由于居民自備井過多,公共供水普及率不高,自來水公司現代管理水平低,自來水產銷差率很大,經營微利或虧損,水費收費率和以售水量為計算基數的污水處理費征收率均處于較低水平,直接導致上交財政污水處理費數額小,對污水處理廠運行費用的保證更無從談起。
????二是污水處理費征收面小,征費率低,征收數額小。在一些縣或縣級市,污水處理費一年征收不到100萬元,而日收水2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年運行費用就需要400萬元以上,缺口部分由財政負擔,造成嚴重的財政負擔。 ????三是污水處理費征收機制不合理,征收考核激勵機制不完善。目前污水處理費由代收部門收交后上繳財政部門,每年政府財政按照污水處理廠上報的污水處理成本撥款,維持企業的運行和升級改造。因此,污水處理費即便收不上來,也不會直接影響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污水處理廠沒有像自收自支的自來水公司一樣,成立相應的繳費機構或者按照法律追繳欠費。
????此外,污水處理行業資金管理制度不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有缺陷,污水處理廠在經營過程中沒有盈虧計算及成本控制意識。對癥下藥的改革措施
????——改革現行水資源管理體制,探索水務一體化道路,統一規劃利用現有水資源。要進一步優化污水處理工藝,研究適合國情的排水體制和污水收集體系,加強小城鎮污水處理技術和開發研究,促進污水資源化發展,建立城市水務的良性循環體系。在大力推進新城鎮建設和管網鋪設連接的同時,逐步把自備井納入公共供水系統,統一水資源和中水資源利用的管理。
????——深化公用行業經濟體制改革,在市級以上地區及有條件的城市建立城市水務集團公司,把城市供水、排水行業通過集團公司統一經營管理起來,統一供水、排水的收費和收入、成本、利潤核算,形成產權清晰、獨立核算、自主經營的市場主體。城市水務集團公司的財務核算實行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基礎,以經營利潤最大化為企業目標。
????——理順污水處理費征收體制,賦予征收部門一定行政處罰權,強化污水處理費征收措施,加大污水處理費征收力度。根據測算,污水處理廠每處理1立方米污水,經營成本大約為0.4-1.00元,按目前大約0.65-1.00元/立方米水的征收標準,如果污水處理費征收率能達到90%以上,可以保證污水處理廠的保本或盈利運營,而當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達到1.00-1.10元/立方米水以上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行市場就會活躍起來。如一些地市級城市,由于水資源行業經營管理及收費率要好得多,能以污水處理費支付運營經費,財政負擔缺口就小得多。因此只要征收得力,各城市目前征收標準的污水處理費是可以滿足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的。
????——加快縣級及縣市級自來水公司改制工作,建立現代化管理的企業制度。通過改制,加強基礎統計財務工作核算,改善經營管理水平,降低產銷差率,提高水費收費率,給污水處理費征收搭建一個好的平臺。
????——改革當前水價形成機制,在保障低收入群體利益前提下,普及污水處理費征收,在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低于0.50元/立方米水的地區,適當提高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
????——城市污水處理如能真正做到利用市場機制,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營主體企業化和運行管理市場化,不僅會通過水資源的整合經營形成新的企業利潤點,促進國民經濟發展,而且也有利于實現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