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85年版的新《生活飲用水標準》從今年7月1日起在全國正式實施,新標準水質指標由35項增加到106項,增加了71項,在指標限值、項目數等與國際標準完全接軌。這意味著百姓喝的自來水將更加安全、健康和令人放心。
新國標首次明確了生活飲用水的定義,即飲用水和生活用水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也意味著對管網系統和水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技術到生產環節,加大投入提前部署
福州勝科水務公司于2009年就提前部署并制定新國標實施方案,首先,以新國標培訓為出發點,先后多次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省、市主管部門舉辦的新國標培訓,并在學成后回到公司為一線人員進行詳細內訓,為貫標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其次,以完善生產管理為切入點,增強水質檢測和生產巡視力度,從原水到出廠水嚴格把關,每月從水庫取水口處取水檢測,每天從廠區的原水口取水檢測,以及時掌握原水水質,從制水各環節員工每半小時至少一次到各工藝點巡視并采水樣進行異味、濁度、余氯、pH值的檢測,觀察各工藝點水質及設備運行狀況,一旦原水水質發生變化,適時組織投加片堿、高錳酸鹽復合劑等輔助藥劑進行處理,確保證出廠水水質達標;第三,加大水質檢測投入,為全面監控水質,除國家規定的常規全分析檢測外,該公司自2009年下半年起,每半年委托國家水質監測網福州監測站作一次出廠水106項檢測并全部達標,檢測結果均通過當地的《海峽時報》、該公司客服中心LED顯示屏向用戶公布,僅此水質一項每年增加成本投入近15萬元;第四,從安全防范方面加強管理和資金投入,為避免出現人為的投毒、破壞等行為,該公司投入近40萬元配置安全監控設備,完善水質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確保水質安全。
從供水管網方面,加大戶表改造投入
新國標的執行也對管網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陳舊的水管網線、二次供水水箱等容易因滋生藻類、細菌而造成二次污染,為確保用戶水龍頭水質達標,從2005年開始,開發區逐年加大戶表改造投入,共完成126小區、16個村居17000多戶改造。隨著戶表改造繼續深入,相信福州開發區主城區百姓今后將喝上符合國家新標準的健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