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北京通川區5年投資4000萬解決飲水問題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9-10  來源:通州區頻道  瀏覽次數:506
    通川區總人口4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6萬余人,據2005年統計,有近7萬余人存在不安全飲水隱患。區委、區政府精細調查、科學規劃,五年中累計完成投資4000萬元,解決了缺水地區的飲水安全問題。
    全區安全飲水狀況堪憂
    通川區每年4月至10月的雨季降雨量約占全年降雨量的85.5%,尤以7月為最,高達15%,12月至次年3月是枯水期,降雨量僅占全年的9.7%,具有冬干春旱,伏旱嚴重,十年八旱的特點。1988、2000、2006年都曾發生特大旱災。
    受地質構造及地形地貌制約,該區水系也不發達。境內水資源總量0.7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027立方米,低于全國270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且區內無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各類水利工程蓄引提總水量僅為1.9億立方米,徑流攔蓄差,絕大部分水以洪水形式排除境外,每年到枯水期,無水可取。有的地方干旱時要到幾公里以外去挑水,來回需要一個多小時,有的甚至需要半夜去等水,達到了水貴如油的地步。
    近幾年,隨著全區工農業發展規模提速,該區飲用水水質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出現水質含氟高,污染嚴重、水量不足、用水不方便、水源保證率不達標等諸多問題。
    高海拔地區飲水不再難
    面對問題,區委、區政府拿出破解難題的氣魄和勇氣,從2006年開始,將解決全區尤其是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納入“惠民工程”。
    該區先后出臺了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獎勵政策,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利用地方財政擠一點、受益群眾集一點、發動社會投一點、吸收業主開發等多種措施,籌集水利建設資金共計1000余萬元,爭取國家拉動內需資金895萬元和地方配套資金175萬元,按照“集中成片、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人口集中、水源充足的村落修建蓄水池、打井、建供水管網,建成集中安全飲水工程139處,優先解決了高海拔地區1.98萬農民的飲水困難。
    場鎮缺水問題得到解決
    “過去我們這里十年八旱,常常在田、塘、堰、河溝邊找水吃,現在我們也過上了像城里人那樣的生活。”蒲家鎮朱仙社區居民李天全樂滋滋地說道。
    除了高海拔地區,210國道沿線居民飲水安全也堪憂。蒲家曾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場鎮,2006年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時,場鎮斷水達2個月之久。
    2007年,市委、市政府將解決蒲家場鎮飲水問題列入“十大惠民工程”。次年,通川區投資250萬元從7.5公里外的譚家河水庫埋設引水管道引水入場鎮;2009年再次投入140萬元,采用目前最先進的絮凝斜管沉淀重力式處理工藝和二氧化氯消毒處理工藝及變頻加壓供水,改擴建了水廠,目前已投入運行,日供水能力可達1600噸,從根本上解決了蒲家場鎮的飲水問題。
    魏家場鎮是新籌建的達州市農副產品加工園區,飲水安全曾一度制約該片區發展。通川區采用蒲家供水站的先進工藝,組織專業施工隊伍,投資225萬元,對羅江自來水廠進行了徹底的改造。
改擴建后的羅江供水站從州河取水經先進工藝處理后,經過管道直送魏家并直供羅江場鎮,使兩個場鎮近1.5萬人受益,也為下一步提高園區整體供水能力奠定了基礎。
    該區還計劃總投資380萬元,從三層巖水庫引水,經先進工藝處理后通過供水管網直供東岳、雙龍兩場鎮。目前工程已進入招投標程序,東岳、雙龍場鎮供水站改造預計今年完成。
    后記
    從無水到有水,從苦水到甜水,從背水到自來水,通川區安全飲水工程走過了艱辛的五年。據統計,目前全區仍有4萬余人沒有解決安全飲水問題,區委、政府決心在“十二五”期間,繼續加大投入,建管并重,爭取到2012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7%。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