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水價調整引發社會熱烈關注,階梯水價也再次處于民意的風口浪尖。我們究竟該如何認識階梯水價?階梯水價是否可促進節水?接替水價究竟如何收費?……就此,中國水網特別邀請行業專家發表意見,并綜合相關報道,希望可以一窺階梯水價面貌。
在水污染、水短缺等水危機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國家強化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推進水價改革,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對于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保障供水和污水處理行業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是推動節能減排,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迫切要求,也將是市場未來的趨勢。
社會節水觀念有待加強
如果說水短缺、水污染會因為大旱等切身體會,以及親眼看到,水浪費卻多因為自我消費等原因被有意無意地忽視。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不講節約、鋪張浪費的現象十分嚴重。
據統計,僅北京市一年的洗車耗水量,就相當于一個多昆明湖或6個北海的蓄水量。
而廣州市,人均用水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相當于北京市的2倍、法國巴黎的3倍。廣東省近年來每萬元GDP用水量為月400立方米,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2.3倍,是美國的4.6倍。
2007年,華南農業大學對南方區九省一市首次進行“居民用水習慣調查”,調查抽取9個省份和一個直轄市的(省會)城市作為代表,包括昆明、貴陽、成都、武漢、長沙、南昌、南寧、廣州、海口、重慶,共發放調查問卷1萬多份,回收率超過90%。
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一的市民從來不循環用水。而普通社區和中檔社區居民用水習慣普遍比高檔小區好,其人均日用水量分別為214.7升、241.2升和330.7升。
在這樣的現實面前,階梯水價就是通過價格杠桿促進居民及全社會提高節水意識。同時通過階梯設計,“多用水多付費”,促進用水公平,實現水資源保護管理。
實施階梯水價有利于推進污水回用,促進可再生水源的供給補給及人民節約用水理念,同時有利于落實政策制度在居民及企業對用水和排放污水。
上調水價,讓水價能夠反映供水的全部成本和水資源價值,同時通過階梯設計,“多用水多付費”,促進用水公平。
階梯水價可促進社會節水
著名水資源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姜文來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階梯水價就是根據不同的用水量將水價分為不同的等級,每個等級執行不同的價格,用水量在基本定額之內,執行基準水價,用水量超過基本定額,則超出的部分執行更高一階梯的水價。
姜文來說,從理論上而言,階梯水價理論設計是非常完善的,其主要特征是考慮了用水的基本需求和過多用水應高額收費,基本需求也可稱為“福利水”。
通用技術咨詢顧問有限責任公司董事薛濤認為,相對于直接漲價,推進階梯水價是更有效的方式,更能提升民眾的節水意識。
中山大學水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陳曉宏認為,廣州現在用的自來水水源都是從西江、北江等外地引來的,產生這種情況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廣州用水量大,導致排污量也大,污染了水源。如果實施階梯水價的話,運用經濟杠桿來約束一般老百姓的粗放型用水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階梯水價節水效果明顯
在上述調查中, 10個省市,有61.6%的城市居民反對本市水價上調,比較認同實行階梯性水價,其中,支持率最高的是昆明市,達75.7%,支持率最低的是廣州市,也超過調查半數,為50.4%。
而實際上,實施階梯水價,是否節水?
據新華網報道,寧波市城市管理局2008年統計,自2006年8月1日寧波市實行階梯式水價以來,全市每天同期相比節水2萬噸左右,節水效果明顯。
據介紹,實行階梯式水價后,寧波全市每戶月用水量17噸及以下的居民占總用水戶的96%,居民每戶每月平均節水2%。此外,全市工業用水重復輸用率達77%以上,單位GDP用水量每萬元61噸,計劃用水率為95.98%。
甘肅銀川2004年1月1日實行階梯水價,至2005年7月,1年零7個月的時間里,機關、企事業單位節水率達到3%至5%,居民節水率達到10%至15%。據銀川市自來水總公司的營銷數據顯示,全市中低收入小區用水量在實行階梯水價后下降最為顯著,整體下降了40%以上,部分小區用水量下降超過50%。寧夏銀川市推行居民階梯水價兩年間,人口由137.79萬人增長到140.6萬人,居民用水總量卻下降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