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傳統水廠:
建設碳排放量減少 70%
綠能自持率超 60%
運營費用減少 60%
占地面積減少 50%
建設工期縮短 50%
該水廠無論是從理念上、技術上以及經濟指標上,均較傳統水廠有質的提高,是真正符合未來要求的水廠建設模式,是水廠的“蘋果版”創新。
SEED低碳綠能全封閉室內水廠
全室內化將成為未來水廠的發展趨勢
傳統水廠一般建在室外,運營環境差,不利于設備維護,鄰避效應大。為避免長遠問題,近年來地下水廠盛行,但地下水廠造價高,且為封閉空間,安全隱患大。SEED水廠通過鵬鷂的集成裝配化技術,將水廠包括工藝、設備、構筑物通過重新開發后,高度集成為若干個模塊處理單元,可減少占地面積50%以上。占地面積的減少使水廠置于室內成為可能。SEED室內水廠采用全蓋板密封結構,并配有負壓引風及先進的生物除臭系統,無鄰避效應,有利于設備的維護,延長設備壽命,改善工作環境。同時,因水廠對環境影響小,選址面更廣,建筑外觀時尚絢麗,可在市中心建設。這一新理念、新技術、新建設模式,顛覆了業內對水廠的傳統認知。
室內水廠
低碳建設是未來水廠的發展方向
傳統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均由混凝土構筑物組成,施工周期長、施工過程對環境影響大、全周期碳排放高,不符合綠色低碳要求。SEED水廠采用PPMI裝配式水廠技術,其構筑物采用304不銹鋼材大型結構模塊料替代混凝土,獨特設計正弦波波形預制模塊的裝配結構,相對于梯形或矩形結構更具有結構穩定、強度高、材料省的優點。整個水廠標準化、集成化、模塊化。2023年7月,PPMI通過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的新產品技術鑒定,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任洪強擔任鑒定委員會主任。經鑒定,PPMI建設碳排放減少70%以上、節約占地50%以上、工期縮短50%以上,具有使用壽命長、可回收等優點,委員會一致認定PPMI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院士主持鑒定
由于裝配式水廠為模塊無限拼裝結構,為提高模塊化生產精度與效率,鵬鷂自主研發了一條智能化自動生產線,以ERP和MES管理系統為神經中樞,全面覆蓋應用信息化系統,實現結構模塊從設計、加工、自動化焊接、裝配等全過程智能化控制和生產,效率高、產品精度與質量好。
智能化自動生產線
不銹鋼正弦波結構模塊
裝配式水廠安裝
裝配式水廠建成
綠能的應用是未來水廠的發展方向
傳統水廠已成為一個高能耗、高物耗行業,并在很大程度上阻斷了能源與資源的循環利用,僅用電量就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以上。SEED水廠除在建造模式上突破外,在技術層面也有更多的創新。水廠采用裝配式、光伏建筑一體化設計,在節省空間的同時,采用BIPV、發電玻璃等高性能光伏組件覆蓋全建筑,擴大光伏鋪設面積,其電容量比傳統水廠加設光伏增加3倍左右,全廠綠能使用率達60%以上。
裝配式水廠、光伏建筑一體化設計
SEED水廠配置儲能,通過MES系統,調節太陽能發電的峰谷與電網的削峰填谷,使光伏綠電消納率達100%。水廠運營僅需部分市谷電,由于谷電價格低,整體運營電費可節省約80%。在寒冷地區的污水處理廠,冬季時建筑可采用高效率的污水源熱泵進行采暖,可有效提升處理效果,保護設備運行,改善工作環境。通過綠能應用及智慧運營的結合,水廠在大幅提升運營效率的同時,綜合節省直接運營成本約60%。
智能化、無人化運營是未來水廠發展趨勢
SEED水廠借助于信息通信技術、數據建模與決策支持系統,依靠大數據模型自適應及最優化調整,使處理工藝更高效可靠、更節能,實現水廠的“智慧化運營”。同時,水廠日常運維巡檢由視覺、紅外、AR等技術手段實時感知,有效提高運維巡檢效率和精準度,整體運營人員可減少至原來的1/3。
SEED低碳綠能未來水廠,采用光伏、儲能與裝配式水廠的有機融合,是水廠在技術和理念上的重大創新與突破。大大減少了水廠建設及運營的碳排放,節約了大量土地,降低了運營費用,提高了城市品位,使水廠的呈現形式得到了完全的更新。對“3060”雙碳目標的實現、低碳城市的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是水廠的“蘋果版”,真正代表了未來水廠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