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以“聚焦新基建,安全點亮城市新未來”為主題的一場360春耕行動在線上舉辦。隨著“新基建”步伐的加速,城市將變得更加智慧。當前,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型基礎設施正加速應用到社會治理中,幫助各地解決政務、交通、應急等領域的難題。“新基建”驅動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提升,讓社會治理更精細。本次直播,北向智庫首席經略師潘柱廷、360城市安全集團視覺科技CEO邱召強、360城市安全集團社區安全CEO令狐克珺等嘉賓共同探討了新基建下智慧城市的相關安全話題。
新基建VS老基建,形似神不同
“新基建和老基建很多根本的東西,在類型上是相仿的,但也有很不一樣屬性。“北向智庫首席經略師潘柱廷介紹。
老基建投入到交通上,有路、橋、碼頭、機場、港口。在新基建里,城際高鐵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充電樁是相仿的。而很不同的是5G相關基建,這相當于網絡空間里的路橋建設,具有很強的城市覆蓋度,甚至國際輻射力。
基建中很大一類就是城市建設,老基建有很多市政建設,新基建中以5G為代表,則代表了一種城市向智慧化、區域化發展的趨勢。基建還包含資源和能源,老基建建設帶動了鋼鐵、水泥等對傳統材料的需求,新基建包含特高壓、新汽車能源、IT等相關資源需求。
從產業規模升級角度來說,新基建撬動的經濟板塊將是非常不同的增量范疇,將對整個經濟和百姓的社會生活產生不同的發展支撐作用。
物聯網是未來社區建設核心
著眼當下,疫情期間的種種表現說明,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已經不僅僅意味著產業發展對整體經濟的帶動作用,更關乎國計民生。
“國家每年投入數千億甚至數萬億做基礎設施建設,但是在疫情期間卻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360城市安全集團社區安全CEO令狐克珺這樣表示,現在社區防控疫情還是通過人來站崗值班、人證核驗,最終發揮效果的還是大量基層的物業社區工作人員、民警和志愿者,人海戰術成為這次疫情防控的核心。
從社區來看新基建,其核心是物聯網。未來社區安全、社區智慧、社區智能是通過各種各樣的物聯網終端、傳感器,通過5G實現萬物互聯的數據采集,通過這些數據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去追蹤解決行業問題。
此外需要強調的是,未來新基建在社區場景下首先要對IT建設效果負責,包括對IT基礎設施數據采集價值負責,甚至包括對IT物聯網終端聯網的能力、對物聯網安全保障負責。
5G使IoT產業更靠近消費端
潘柱廷表示,5G不僅是帶寬和速度的加快,而是移動網絡模式的變革。3G、4G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互聯網格局,構建了新的云管端模式。5G會繼續變革,未來的網絡可能會形成云、管、邊、端的模式。而IoT產業可能會因為端變成了邊緣計算+端計算而迎來格局性變化。
令狐克珺則認為,有了5G和大數據以后,絕大部分基于人和數據的安全方案,都是可以通過各種IoT終端來進行傳感器自動感知、自動分析、自動預警的。
5G網絡下的IoT安全產業發展和建設會可能會以一種更近似于ToC而非傳統ToB的方式展開,其發展核心是攻防對抗,而每個遭遇點則是5G和IoT結合后最能帶來產業安全痛點的地方。與此同時,未來海量的復雜場景使安全邊界越來越模糊,比如智能網聯汽車安全,不僅要做汽車安全,路上也要安全。
360 IIot OS/360安全產業物聯網安全專家廉羿認為,首先新技術進步帶來了機遇。技術的進步把一些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比如利用視頻+AI+激光雷達監測安全行為分析等。5G、光纖通信等新技術還帶來了成本下降,會使得視頻監控和光纖通信/高速/低功耗無線通信越來越普及。
其次,產品和解決方案上也會迎來變化。新基建落地過程中一定會產生新的物聯網產品,而通過AI、邊緣計算、通信等技術的改善,部分舊有產品網絡結構將產生變化,數據分析能力會有所提高,當然也有部分舊產品會被替代。
上萬億安全市場,ToX模式或占最大份額
伴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的影響,各地方紛紛提高基建投資力度以提振經濟。此前,眾多行業專家提出安全在新基建落地過中將發揮重要作用,顯然安全行業將借此東風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潘柱廷表示,估算新基建中安全行業的市場規模有三種模式。第一,IT定比投入模式。眾所周知整個IT投入中會有一定比例投入到安全上。第二,類保險投入模式。第三,國家對標投入模式。三種預算模式估出了三個3500億,這中間是有重復的??傮w估算,新基建帶來的安全產業機會很可能是從7000億到10000億的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7000億到10000億這樣一個新盤子,不會僅僅被傳統安全市場和行業模式瓜分掉,一定會有新的ToX模式,加上原來的ToC和ToB,但更大的盤子一定在ToX里。整個安全產業一定會通過這個契機而形成一種新產業格局和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