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供水公司對此次管網改造工程高度重視,積極組織,提前籌劃,多次現場勘察,制訂出廠水輸水主干管道改造實施方案。現工程已完成該區域原三條管道合并為兩條管道DN1200、DN1000的給水球墨鑄鐵管900多米,鋪設到南灣景區溢洪橋頭,由于過橋管橋墩還處在養護期內,供水公司一邊進行跨橋管道架設的管件安裝,一邊提早準備,在工程部機修車間加工制作、焊接過橋鋼管,現已具備整體安裝條件。
本次過橋鋼管施工于4月13日開始,該市供水公司提前焊接好的9段DN1200mm長為8米的鋼管運到溢洪橋上,在現場進行這9段鋼管的焊接和防腐工作。由于整條鋼管全長72米,重達近40噸,起吊中心很難平衡,整體由一臺130噸和一臺90噸的吊車在橋兩側共同起吊,把鋼管放到橋墩上已經安裝就位的管架內,整體誤差不能大于8毫米。為了這次施工能夠順利進行,機修班的同志們克服管徑大、移動難、施工場地小、車流量大、精度要求高等施工困難,在溢洪橋上一絲一絲地對口,一毫一毫地調校,現場加班加點焊接,管內管外進行仔細檢查,沒有絲毫松懈。
該市供水公司考慮到在景區內施工盡量避開春季旅游高峰期,減少因施工給節日期間出行人員帶來的不便,4月18日早上,吊裝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兩臺吊裝機械調試準備結束,吊裝繩索也已固定在了管道上,7點多封橋進行整體管道吊裝,整個吊裝過程緊張而有條不紊地進行。管道離開橋面10厘米、半米、2米……緩緩向橋欄外平移,在橋墩上方緩緩下降,兩岸的指揮員精準地指揮著、配合著,“向左60厘米……”現場領導、同事、圍觀的群眾都屏住呼吸,整個心隨著管道起起落落。右邊第一個管卡平穩放入,第二個放入……“砰”的一聲,最后一個管卡把管道緊緊地抱在懷中,大家懸著的心也跟著管道一起落下。“嚴絲合縫”此時用在這里是對吊裝施工的最好描述。
不到1個小時吊裝順利完成,每個在場見證這一過程的人臉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看似輕松,卻凝結著公司領導、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對它傾注的智慧、辛勞和汗水。接下來另一條DN1000的過橋鋼管以同樣的施工方式進行。為盡量減少因管道對接造成停水次數過多,信陽供水公司將拿出科學有效的施工方案,在過橋鋼管放置完成后統籌安排南灣水廠升級改造和過橋管新舊管道連接的具體施工工作。來源:中原經濟網—河南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