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的城市和村鎮的供水、用水、節水、排水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成都市作為國家統籌城鄉改革實驗區,提出了“政府創新政策環境、市場活化經濟資源、城鄉統籌和諧發展”為特征的一體化統籌城鄉同發展、共繁榮的方略,成都市城市節約用水辦公室依托《成都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的各項法律規定,在節水規制建設、城鄉節水管理、科技節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1997年以來,成都市區累計節約水量2.54億立方米,累計減少污水排放量2.37億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從1997年的69.75%提高到2007年的83.68%;2007年相對于2006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取水量降低21.64%,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降低34.93%,達到國家節水先進城市標準,2005年2月被建設部和國家發改委命名為“全國節水型城市”,2007年7月,建設部授予了該市“全國城市節水突出貢獻獎”。
統籌規劃,指導節水工作
成都市政府高度重視制定涉水的規劃工作,編制完成了綜合性和專業性規劃,主要有《成都市2010年城市節水發展規劃》、《成都市供水規劃(2000~2020)》、《水環境治理綜合規劃》、《成都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等。成都市還根據總體發展規劃和國家對節水工作、節水型城市復查工作的要求,制定出與該市工業的結構布局和城市人口的發展規模與水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2020年城市節水發展規劃》。成都市把節水當作革命性措施來抓,下大力量挖掘節水潛力,用節約的水量支持成都市的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十一五”期間,將開展城市節水技改項目20個,區(市)縣循環用水建設項目10個,成都市要加大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加強供水管網的配套、管理和維護,推廣應用國內外先進的節水技術,2005年至2010年投入6.18億元,到2010年達到節約水量4.17億立方米。
綜合管理,實施計劃用水
成都市計劃用水工作,立足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全計劃,企事業、機關單位及廣大市民全管理,城市、區縣全社會,以用水量大的用戶、耗水量多的行業為重點,嚴禁無計劃用水,嚴管超計劃用水,嚴防盜水竊水,嚴查隨意改變性質用水,實行全方位的計劃用水管理,確保用水計劃的嚴肅性、計劃管理的嚴密性、節水管理的權威性,通過實行計劃用水,有效地促進了節約用水工作。該市從1981年實行計劃用水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城市計劃用水戶數量雖大幅度增加,但城市自來水計劃用水戶實際用水量卻呈下降趨勢,超計劃用水量逐年減少。2007年相對于1998年,成都市計劃用水戶增加50%%,但超計劃用水量卻下降了56%。成都市在計劃用水管理工作中按照有關規定,科學、合理制定用戶用水計劃,按計劃考核,嚴格執行超計劃加價收費制度;實行動態管理,根據用戶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對用水計劃適時調整,保證其正常的生產、經營和辦公等用水所需,做到管理的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堅持采用先進管理手段,進行計劃管理。
經濟調控,推動節水工作
成都市針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節水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運用國家產業政策,限制和關閉耗水高、工藝落后、水污染嚴重的企業和產品,采用政策、技術、經濟、管理等綜合手段,實現節水工作長效管理。一是政策引導。根據節水法規嚴格執行超計劃用水加價收費,用政策引導用戶控制用水、節約用水。2005年至2007年,該市共計征收超計劃加價水費1466余萬元,全數上繳財政專戶。對節約用水的單位,按照節水法規的規定,允許其按節約水費的一定比例提獎。用節獎超罰實施節水工作的有效管理。二是技術推廣。該市在貫徹建設部103號令上做了大量工作。舉辦節水器具標準、使用知識培訓班,大力推廣節水器具,對新、改、擴建工程項目,嚴格實行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加強對節水型器具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10年來,成都市節水管理部門已向全市推廣應用節水器具16萬件(套)。三是經濟調控。推進水價改革,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逐步調整水價,提高用水單位和群眾愛惜水的意識。該市通過逐步提高水價,全面征收污水處理費,抑制了用水量增長過快,出現了經濟高增長、而取水量低增長的好勢頭。2007年相對于2003年,市區地區生產總值增加114%%,而自來水用水量只增加了12%%;在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反而下降了38%。
同步發展,區縣全面節水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全域成都、城鄉統籌、水務一體的要求,該市節水工作正在努力向中心城區以外拓展,全市中心城區的節水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近年來,他們始終堅持全域成都的理念,依托城鄉水務一體化,把城市節水的管理經驗、工作做法以及有效政策向各郊區(市)縣進行拓展和延伸,起到了示范和指導作用。成都市節水辦經常組織城市節水管理的技術骨干深入各郊區(市)縣開展節水調研,宣講節水條例、交流節水管理經驗、講授節水技術運用、開展水平衡測試和指導節水型企業的創建,盡快提升各郊區(市)縣的節水管理工作水平,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郫縣、雙流、溫江、彭州等區(市)縣已陸續實施了有效的計劃用水管理工作,開展了水平衡測試和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活動,區內58個大中型企業(單位)被四川省命名為節水企業。龍泉驛、青白江、新都、溫江四區以節水型城市復查為契機,強化節水管理工作力度,完善節水管理工作措施,節水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節水管理的各項指標和內容全部符合節水型城市復查的標準和要求,確保了全市節水型城市復查工作合格。